房屋加固施工行业***在线为您服务「在线咨询」
加固公司_加固工程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粘钢加固亦称粘贴钢板加固,是将钢板采用的环氧类粘接剂粘结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使钢板与混凝土形成统一的整体,利用钢板良好的抗拉强度达到增强构件承载能力及刚度的目的。那么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小倍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几点:1、防火要求当被加固构件的表面有防火要求时,应按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耐火等级及耐火极限要求,对胶粘剂和钢板进行防护。2、对混凝土等级要求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结强度不得低于1.5MPa。3、对施工现场环境要求(1)对施工环境温度要求施工宜在环境温度为5℃—35℃的条件下进行,并应符合结构胶粘剂要求的施工温度。当温度高于35℃时,采取经试验验证的可靠措施保证粘钢胶的粘贴质量。当温度低于5℃时,采用低温固化型的结构胶粘剂或采取加温措施;(2)对环境湿度要求施工时应考虑环境湿度对胶粘剂固化的不利影响,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0%。若在潮湿构件上施工,必须烘干构件表面,并采用高潮湿面专用结构胶粘剂;4、对于粘钢胶用量使用要求限制树脂胶每次拌合量的原因在于,拌合量越大,反应热越不容易散发,反应速度就会越快,使用时间就越短,难以保证施工质量;5、对粘钢胶配制要求胶粘剂配制时,要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配合比称重并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至色泽均匀。在搅拌容器内及搅拌器上不得有油污和杂质。应根据现场实际温度确定胶粘剂的拌合量,并按要求在30分钟内使用完毕;6、对运输和储存要求原材料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妥善运输和保存。7、对粘贴钢板产品的要求要求粘钢胶为环氧树脂***结构胶,可操作性好、触变性好、施工不流淌,良好的韧性和抗震及抗冲击能力。构件外部粘钢加固原理1.构件外部粘钢加固法是根据结构构件受力分析计算结果和受力特征,应用建筑结构胶粘剂将钢板粘贴于强度不满足受力要求的混凝土构件外部相应部位,以达到构件满足承载力要求的一种补强加固方法。2外部粘钢加固法加固原理是利用结构胶的抗剪切强度将混凝土构件承担的荷载传递给钢板,使后粘贴钢板和原钢筋混凝土构件共同承受外部荷载作用力的一种加固方法。3由以上粘钢原理可知,构件在粘贴加固以前,如果原混凝土构件已经在承受荷载的状态下达到一定的受力状态,那么后加粘钢部分会在与原混凝土构件共同受力时产生应力滞后现象,(如下图所示)即在后粘钢板承受荷载很小或未到受力极限状态时,原钢筋混凝土结构已不堪外部荷载作用而***。粘钢加固中U型箍可采用钢箍板的形式,能够对端部钢板有效起到锚固作用。所以在粘钢加固之前,必须进行原结构卸荷。4卸荷的两种方式:a、直接卸荷:即将混凝土构件上所有活荷载转移撤掉,使构件处于自重荷载作用下,降低构件因外部荷载引起的内部应力。b、间接卸荷:如构件所承受荷载无法直接撤掉,可采用支顶的方式等值(读表千斤顶)反荷载方向作用于构件,使构件处于内部应力较小或无内部应力状态。适用范围5本加固方法普遍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及受拉构件,对于承受动荷载的结构构件,必须使用具有承受动荷载功能的建筑结构胶粘剂。6本加固方法普遍适用于环境温度不大于60°C的工作环境;如环境温度低于5°C,施工作业时必须采取加温措施直至结构胶完全固化;如环境温度高于60°C,粘钢采用的结构胶必须是能满足高温要求的品种且环境温度高值不大于结构胶的承受温度大值。2.3当被加固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小于C15时,其混凝土自身抗剪强度值太低,锚固粘结长粘钢加固出现空鼓,只需记住这两点就够了结构加固,已渐渐被越来越多的病害结构所采用。我们平时所用的悍马HM-120结构粘钢胶是环氧树脂胶,有A、B两个桶,耐老化、抗冲击、剪切度高,适用于多种建筑加固抗震。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越来越多的建筑物由于环境改变、荷载增加导致耐久性下降、承载力降低,影响结构使用安全而急需加固处理。结构加固中,粘贴钢板、碳纤维复合材具有强度高、对原结构扰动小的特点,已逐渐成为主流的加固方式。1、粘钢加固空鼓的危害钢板与基材间出现空鼓,必然会导致二者间胶层的不连续。现场正拉粘结实验结构胶粘剂粘贴钢板与基材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检验,主要是用于综合评估胶液的固化质量、钢板粘合面处理效果、胶粘剂与钢板及基材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因而非常重要。钢板与基材通过粘钢胶的作用共同受力工作,胶层的缺失会***胶层间的应力传递,空鼓附近胶层会形成应力集中,随着荷载的增加易在应力集中附近发生剥离***。虽然空鼓可用钻孔***法修复,但钢板钻孔会进一步***钢板整体性,减小钢板截面面积,削弱钢板承载力。2、避免空鼓的措施空鼓的出现会对粘钢加固造成不利影响,应在粘贴钢板的过程中采取措施避免。首先,可以从施工角度保证粘钢胶能够形成均匀的胶层。钢板粘贴在梁底、板底等平面位置时,应保证涂抹的胶层中间厚边缘薄;在柱、墙等构件上采用竖向粘贴的形式时,应保证胶层上厚下薄。另外,粘钢加固中,粘钢胶的质量,在根本上决定钢板是否会发生剥离***。这两种粘贴方式能够保证钢板在后期施加固化应力的过程中,胶体能够形成均匀的厚度,减少空鼓出现的可能。粘钢加固中的用胶量不足也会导致空鼓的出现。规范中要求粘钢加固粘贴后的胶层平均厚度为2mm-3mm,如果不考虑损耗,理论上每平米钢板用胶量为1×0.003=0.003立方米,那么是否意味着每平方米钢板用0.003立方米的粘钢胶就能满足需求呢?进一步来说,对于以浇筑好的混凝土梁来说,如果因为其出现抗弯能力不足的时候,可以采用增大其截面配筋率,使更多的混凝土参与受压,从而达到提高梁的抗弯性能,达到加固补强的目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规范中提到的厚度,是对钢板施加固化压力后的胶层厚度。胶层在受到固化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压缩,若未施加固化压力,仅靠人工涂抹,胶层很容易出现薄厚不均的情况,胶层过薄易导致空鼓产生。2、对混凝土等级要求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结强度不得低于1。因此实际施工时,应在涂抹胶层的过程中适当增加胶层的厚度,以保证在施加固化压力时胶层厚度平均且连续,避免空鼓的出现。3、选材建议由此可见,胶层的厚度,对粘钢加固的质量存在直接关联。然而,胶层厚度的增加,势必会对成本有一定的影响,合理控制厚度、减少成本将成为新的考虑方向。我们可以从避免材料浪费与采用密度低、质量轻的粘钢胶的角度来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