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啮小蜂使用方法常用指南
周氏啮小蜂雄成虫显微镜下看到的,体长1.4mm左右,近黑色略带光泽,并胸腹节色较淡,腹柄节、腹部节基部为淡黄褐色,触角及2分裂的唇基片黄褐色,足除基节色同触角外,其余各节均为污***。头部正面观宽显著大于高(22∶14),在一些骨化程度很弱的个体标本中,连中单眼也陷入颜面中部的塌陷中;在两触角窝之间的脸部的倒“V”字形缺口两侧各着生相向生长的刚毛5根;2唇基裂片外侧、颜面端部与上颚前端部形成的半圆形凹入部分的缘部分有很密的刷状毛。上颚内方端部密生白色短毛、上颚外方稍凹陷,表面密布颗粒状突起。胸部中胸小盾片上的前1对鬃毛着生位置在中部稍前一点;后盾片在中部稍比其前方的中胸盾片沟后区为长(2.5∶2),此沟后区两侧前方的2/3部分为一系列短纵脊,中部及两侧1/3的后缘部为不规则的密的纵脊;并前胸腹节上的气门比雌性略小,着生于该节长度的1/2处,与并胸腹节前缘的距离稍大于气门直径;一般来讲,放置四五个孕育啮小蜂的蚕茧壳,即可消灭掉1亩杨树林的美国白蛾等害虫,每个蚕茧内可拥有5000头左右的啮小蜂。气门前方有1凹陷。前中后足胫节上的距均与跗等长。腹部背观卵圆形,背面及腹面均生有密毛,宽度与长度都比胸部显著为小(宽23∶28,长28∶36)。周氏啮小蜂的人工培育利用柞蚕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关键是要选择病害少发育程度低的嫩蛹,要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正常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得白蛾周氏啮小蜂在同柞蚕蛹内的病原微生物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周氏啮小蜂为寄蛹生蜂,每个孕蜂柞蚕蛹里面装着近5000只周氏啮小蜂,成虫体长1毫米左右,无蜂针,不攻击人,由专门实验室进行人工培育,周氏啮小蜂被培育在酷似“蚕蛹”的硬壳内,外部被一只比鸡蛋略小以特殊材料制成的壳所包裹。将其悬挂在树干2米处,投放3—5天后,小蜂自然飞出,该小蜂具有很强的飞翔和寻找寄主能力,能敏锐地寻找到隐蔽在各种化蛹场所的老熟幼虫和蛹,一旦发现美国白蛾,就把卵寄生其蛹内,吸其营养,从而美国白蛾蛹的营养成分,达到消灭美国白蛾的目的。根据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科学家可以利用控制温度、湿度等手段来人工控制它们的发育进度,一旦哪里遭到了美国白蛾的危害,它们就可以迅速繁育出足够量的啮小蜂,成为一支随时应召的生物快速反应。当啮小蜂找到美国白蛾的蛹以后,就用它腹部锋利的产卵器扎破蛹壳,把卵产到了敌人的身体内部,一次就可以产卵200-300多个。人工繁育人工接蜂数量。研究表明,雌蜂怀卵量与身体大小及管数目有关。经解剖调查,雌蜂平均含卵量为270.5粒,自然寄生美国白蛾蛹饲养结果表明,每蛹出蜂量平均为274头,可见1头雌蜂的后代可消耗完1头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即1头雌蜂可以消灭1个美国白蛾蛹。用美国白蛾蛹繁蜂时,每头蛹接雌蜂2头。用柞蚕蛹繁蜂时,每个茧内接蜂60-70头雌蜂。柞蚕蛹繁蜂方法。用锋利的刀片在柞蚕茧的一端削一开口(不要完全削掉),接蜂后要回盖上所削下的部分,并用皮筋捆牢,以防接进去的周氏啮小蜂雌蜂逃逸。研究表明,雌蜂在“”出来之前就已在寄主蛹中完成了交配,从寄主蛹体上的“孔”爬出来就可产卵寄生。因此,人工繁蜂时可用当天“”出来的雌蜂接蜂,或“”出后卜2天的雌蜂接蜂。接蜂后36小时,雌蜂在产完卵后死去,这时将含有小蜂卵的寄主蛹放入恒温箱中或温室中培养。室内繁蜂的温度根据放蜂时间历期决定,可通过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计算,也可直接利用小蜂发育历期与温度的函数关.系曲线图确定。人工繁蜂时的湿度十分重要,湿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繁蜂效果,一般将湿度控制在70%左右。湿度太小,会因寄主失水而导致繁蜂失败。人工繁蜂时的湿度十分重要,湿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繁蜂效果,一般将湿度控制在70%左右。周氏啮小蜂一、放蜂方法用铁钉穿过茧上剪开的茧皮,钉于树干胸高处,后的成蜂自由飞翔寻找寄主。周氏啮小蜂水平飞行距离一次为45米,垂直飞行一次为35米。根据亩放蜂量的多少,布置放蜂点要均匀,点与点水平距离在50米以内。二、禁忌禁止雨天放蜂;禁止将蜂直接放于地面,以防蚁类取食。想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您可拨打图片上的电话进行咨询!)
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姓名: 高经理 先生
手机: 15600300332
业务 QQ: 1091931467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金沟河路19号20号楼三层302室
电话: 010-82590623
传真: 010-8259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