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花萱草服务放心可靠「多图」
入冬注意防寒。经1年培育,每株分蘖数多者有12个,少5个,翌年即可开花。[11]种子繁殖在花开后10~60min进行人工授粉。黄花菜受精的适宜温度为28~32℃,相对湿度为53%~82%。为防止天然杂交“串花”,可用线扎住花蕾。但不宜套袋,以免袋内温度过高。为了提高坐果率,还可从开花前2天起,每隔7~10d用0.1%的硼砂,或1:3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或2%过磷酸钙,或1%尿素和等水溶液做叶面喷施,直至后一批蒴果坐果后20天为止。黄花菜以主花序顶端分枝及第二分枝的结果率。从节位看,和第二果节的结果率。为此,对于至第四个分枝,可以保留1~4果节上的花蕾,主花序顶端分枝可保留和第二果节上的花蕾,其余的花蕾应疏掉,使养分集中于果实和籽粒。[11]、中耕培土。黄花菜为肉质根系,需要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条件,才能有利于根群的生长发育,生育期间应根据生长和土壤板结情况,中耕3~4次,次在幼苗正出土时进行,第2~4次在抽薹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6]4、施肥。黄花菜要求施足冬肥(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冬肥(基肥)。应在黄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即秋苗经霜凋萎后或种植时进行,以有机肥为主,施农家肥3万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苗肥。[12]防治方法:常用等量式0.5%~0.6%的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8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出现病害后7~10天喷1次,共喷2~3次。[6]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花薹。叶片初生浅***小斑点,扩大后呈椭圆形暗绿色病斑,后发展成梭形或纺锤形大斑,边缘深褐色,***由黄褐色变成灰白色,病斑四周有***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背面有粉红色霉层。干燥时易,病重时全叶发黄枯死。花薹感病,症状与叶部相似,有时多个病斑愈合成长达10多厘米的凹陷病区,病斑上常有较厚的淡红色霉状物,轻者影响花薹生长及花蕾形成,重者花薹折断而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