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翅片式冷凝器供应商常用解决方案,东华制冷设备
冷水机水系统的检查3.1)检查冷却水和冷冻水管路是否冲刷干净,冷却塔、水池等与外界相通的部位是否有杂物,应确保管内无杂质和***。3.2)检查水侧的压力表和温度计的连接是否正确,压力表应与水管成90°垂直安装,温度计的安装应保证其感温探头直接插入水管路中。3.3)检查冷冻/冷却出水侧流量开关是否正确安装,确认流量开关与控制柜已正确接线。3.4)点动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泵,检查水泵转向。正确的水泵转向应为顺时针方向,否则请重新检测水泵接线。3.5)开启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泵,使水流开始循环。检查水管管道是否***,有无明显漏水和滴水现象。3.6)试运行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泵。观察水压是否稳定。观察水泵进出口压力表,水压稳定时压力表读数及进出口压力差值变化微小。观察水泵运行电流是否在其额定运行电流范围内,如果与额定值相差过大请检查系统是否阻力过大,请排除系统故障直至实际运行电流满足要求。3.7)检查冷却塔/膨胀水箱补水装置是否畅通,水系统中的自动排气阀是否能自动排气。如果是手动排气阀,打开冷冻水管路和冷却水管路的排气阀,排尽管内气体。3.8)调整水流量并检查通过蒸发器、冷凝器的水压降是否满足机组正常运转的要求。即机组冷冻水进出口压力、冷却水进出口压力至少应保证在0.2MPa以上。3.9)检查确保冷却塔风机等其他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噪音。检查风机皮带松紧程度是否适宜,确保风机与电机的连接皮带运转时不打滑,无异常噪音。3.10)检查空调末端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确认各处的水阀、风阀均已全部打开。末端设备开启自如,无异常的噪音,送风范围和风速符合设计要求。3.11)检查PLC程序及电器元件工作是否正常,正常通电工作时,电控柜中控制元件的指示灯为绿灯显示。冷水机故障在开机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下:1、当发现油分内油位在降低时,马上将机组调到手动控制模式,限制压缩机负荷,例如将其能量限制在50%上。2、使冷凝压力提高3、将机组的低压报警值和低压停机值降低到允许范围内,尽量保证机组能处于运行状态4、如果此时油位依然很低,而且蒸发器内压力也很低的话,就要考虑到是不是油都跑到蒸发器内了。从蒸发器视液镜内看看是不是有大量白色泡沫在翻滚,如果有,说明油都在蒸发器内,反之则有可能在冷凝器内。5、有了以上几个步骤,经过半个小时左右,冷却水的温度和排气温度应该会升高至正常,下面开始收油:A:油在蒸发器内。此时密切注意冷冻水的温度,可以先适当减小其流量,让出水水温降低,然后迅速增大流量,使蒸发器出水温度迅速升高,这时的水温会超过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很多,从而使制冷剂剧烈沸腾,冷冻油便会随着翻滚的制冷剂泡沫被吸如压缩机,这时排温应该会下降一些,但是也应该远超过了油与制冷剂的温度,从而将油带回油分离器并使它们分离。反复几次,油就会全部收回到油分离器内。这里注意每次调节水量的时间间隔,是每次调节后使排气温度回升到调节前。B:油在冷凝器内。这时不需要太注意水温,只要机组能正常运行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此时应该将膨胀阀逐渐开启至大(开启过程不亦过快,防止供液量太大损伤蒸发器内铜管),等待几分钟,直到机组高低压平衡,这时可以从蒸发器的视液镜内看到大量白色泡沫,这就是油已经从冷凝器内进入到了蒸发器内。只要重复A步骤,油就会很快的收回来了。对于建筑面积较大,有内、外区分的建筑物,往往需要同时供冷又供热,则应考虑选择能够同时供冷又供热的冷热源,可以选择水环热泵、水源热泵、模块式冷热水机组。冷水机组选型时,还应认真考虑有关节能规定。1.3冷水机组容量的确定电动压缩式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按空调系统设计冷负荷确定,不另作附加。理由是:通过详细的调查和测试表明,制冷设备装机容量普遍偏大,这些大马拉小车或机组闲置的情况,浪费了冷暖设备和变配电设备的大量资金,而且,当前设备性能质量大大提高,冷热量均能达到产品样本所列数值。另外,管道保温性能好,构造完善,冷、热损失小,因此设备选型以正确的负荷计算为准。此情况是针对单幢建筑的系统而言,对于管线较长的小区管网,应按具体情况确定。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冬季的制热量,应依据室外空气调节计算温度修正系数和融霜修正系数,按下式进行计算。Q=K1K2q(1)其中,Q为机组制热量,kW;K1为使用地区室外空气调节计算干球温度的修正系数,按产品样本选取;K2为机组融霜修正系数,每小时融霜一次取0.9,两次取0.8;q为产品样本中的瞬时制热量,kW(标准工况:室外空气干球温度7℃,湿球温度6℃)。选用直燃型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时,通常按冷负荷选型,并考虑冷、热负荷与机组供冷、供热量的匹配。当热负荷大于机组供热量时(直燃机组供热量一般为供冷量的80%),不应采用加大机型的方式增加供热量。当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加大高压发生器以增加供热量,但增加的供热量不宜大于机组原供热量的50%。选择化锂吸收式机组时,还应考虑机组水侧污垢腐蚀等因素,对供冷(热)量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