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304568/p12/20200106141804_9111_zs_sy.jpg)
天敌丽蚜小蜂批发诚信企业
管氏肿腿蜂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XiaoetWu,属膜翅目、肿腿蜂科下,是一种以鞘翅目、鳞翅目等多种蛀干害虫(特别是天牛类)的幼虫和蛹为寄主的体外寄生蜂。是天牛等多种蛀干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于控制天牛危害具有重要作用。肿腿蜂为体外寄生蜂,其寄生活动可分为5个步骤:(1)麻1痹寄主;(2)取食发育;(3)清理寄主周围环境;(4)产卵;(5)育幼。瓢虫与其它各科区别①典型的跗节为隐四节类,第2节宽大,第3节特别细小,第4节特别细长,第3、4节连成一体,细长,称附爪端节,自第2节的凹陷或分裂中伸出;一些种类第3节退化或与第4节愈合,因而附爪端节仅有1节;但在4节瓢虫亚科中,附节的第2节不特别宽大,第3节不特别细小,第4节不特别细长,构成4节式。②可见的腹板在基节窝之后有后基线,仅少数属不具此特征。在捕食性的瓢虫中,七星瓢虫是古北界常见的蚜虫天敌,中国采取助迁和保护的方法用它来防治棉蚜。③下鄂须末节斧状,两侧向末端扩大,或两侧相互平行;如果两侧向末端收窄,则至少前端减薄而且平截;但小艳瓢虫亚科的下颚须末节锥形、长锥形、卵形或圆筒形而向末端缩小。大多数瓢虫同时具有上述3个特征。仅有少数类群只具备其中的两个特征。瓢虫按食性划分菌食性柯氏素菌瓢虫(Illeiskoebelei)亦称为黄瓢虫。体长约5mm。胸部上为白底的2个黑斑点,整个翅膀皆为***。以白1粉病菌等维生。十二斑褐菌瓢虫(Vibidiaduodecimguttata)亦称为白瓢虫。体长约4mm。体色为黄褐色,有淡白的斑点。以白1粉病菌等维生。植食性只有食植瓢虫亚科为草食性。草食性瓢虫的特征为,与肉食性瓢虫相较下翅膀不具光泽。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tomaculata)此二种瓢虫体长约7mm,在淡褐色身体上有28个黑斑点。雌蜂在2℃~5℃下平均寿命283d,可较长期冷藏,仍不失去生命力。马铃薯瓢虫亦称为大二十八星瓢虫,身体和黑点比茄二十八星瓢虫略大。由于它们会集体吃茄子与马铃薯的叶子而被视为害虫。波氏裂臀瓢虫(Henosepilachnaboisduvali)见于日本冲绳诸岛、台湾兰屿等地。以葫芦科植物的叶子为食。锯叶裂臀瓢虫(Henosepilachnapusillanima)见于日本八重山诸岛内的与那国岛等地、台湾兰屿。繁育技术掌握天敌昆虫繁育技术是天敌昆虫商品化的前提,大规模繁育丽蚜小蜂的关键在于合适的中间寄主和寄主植物、适宜的繁育条件以及正确繁育方法的选择。丽蚜小蜂是粉虱类害虫的专性寄生性天敌,不同的粉虱繁育出的丽蚜小蜂在个体大小、控害能力等方面均有差异。由个体较大的温室白1粉虱繁育的丽蚜小蜂在个体大小、寿命、生殖力等生物学指标方面均优于由个体较小的烟粉虱繁育的丽蚜小蜂。春天,一旦气温升到10℃以上,越冬的七星瓢虫就过来,开始活动,在麦类和油菜植物株上能找到它。以温室白1粉虱为寄主繁育的丽蚜小蜂在田间的控害作用也优于以烟粉虱为寄主的。研究发现,丽蚜小蜂可以寄生粉虱若虫的各个龄期,但是偏好寄生2~3龄粉虱若虫;而在番茄上烟粉虱和温室粉虱同龄若虫同时存在的条件下,丽蚜小蜂明显偏爱寄生温室粉虱;温室白1粉虱更容易被丽蚜小蜂发现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