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307452/p3/20200117104426_2907_zs_sy.jpg)
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择优推荐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想要好脾气,先学会认同育儿***、发展心理学博士陈忻曾在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大宝6岁时上滑冰课评估没过,于是发脾气大哭,爸爸怎么劝也没劝好。陈忻先理解和认同他的情绪,说:大宝啊,妈妈很理解你现在很难过。得到理解的孩子往往会更加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委屈,哭得更厉害了。于是她说:如果你要哭,你就哭一阵子,妈妈先下去吃饭,等下来找你。这其实就是在接纳孩子的情绪——你可以有情绪,你可以哭。得到理解和接纳后的大宝,边哭边喘了一会儿,渐渐平静下来。她趁机给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想办法。她说:爸爸说你总是滑得太快,其实慢下来就好了……嘿,你猜我想到了什么?我想到怎么帮助你了!我给你一个能让你慢下来的橡皮筋。她去拿了一根皮筋,告诉孩子这是一根魔法皮筋。妈妈把皮筋套在你手腕上,你滑冰的时候,这个橡皮筋会提醒你:慢一点~慢一点~~随后,孩子的思路就转移到了解决问题上,他的情绪就能逐渐平复。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别着急给孩子讲道理,先认同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平复他们的心情。待孩子冷静下来后,引导孩子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形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孩子将受益终生。你是个自律的人吗?更具体的,期末试卷发下来后,你明明已经计划好了:语文默写竟然错了两道,一定要把必背的64篇全部整理好寒假好好背一遍;数学立体几何同一种问题竟然又出现了错误,必须***记在错题本上常回顾;英语词汇实在太缺乏,考场上能想到的永远是那几个单词和句型,一定要再积累至少十个句型……可是,期末考完了,期末试卷早已被压在了书桌的下面,偶尔想起来了内心定好的计划,也懒得再把试卷翻出来……如果你也存在着以上的情况,那么是时候考虑一下你自制力的问题了。自制力并不是什么新鲜词,说白了就是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行动和情绪,集中注意力去达成自己原本的目标,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的能力。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是太难了。你每天好像做了很多题,但为什么后又没有一点效果?你每天好像忙得团团转,焦头烂额,但为什么后成绩还是没有一点提高?你立下一堆学习目标和计划,但为什么后一个也没完成?你急吼吼地说要多么努力,甚至还曾以为自己很努力,原来不过就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后的结果是,想要做的卷子,和本应该完成的作业,都没有完成。丧失自制力的后果是让我们对自己愤怒和质疑:我们有什么资格谈努力?自制力强的人,永远分得清主次,拎得清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乐。在没有自制力的人那里,是压力;在有自制力的人那里,是动力。这就是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