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4路终端省配线模块***生产销售性价比出众「多图」
光电耦合器的使用技巧(二)在主机侧,通过一个频率电压转换电路将脉冲序列还原成模拟信号。此时,相当于光耦隔离的是数字量,可以消除光耦非线性的影响。这是一种有效、简单易行的模拟量传输方式。图3VFC方式传送信号当然,也可以选择线性光耦进行设计,如精密线性光耦TIL300,高速线性光耦6N135/6N136。线性光耦一般价格比普通光耦高,但是使用方便,设计简单;随着器件价格的下降,使用线性光耦将是趋势。2.提高光电耦合器的传输速度当采用光耦隔离数字信号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时,光电耦合器的传输特性,即传输速度,往往成为系统数据传输速率的决定因素。在许多总线式结构的工业测控系统中,为了防止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不降低通讯波特率,我们不得不采用高速光耦来实现模块之间的相互隔离。常用的高速光耦有6N135/6N136,6N137/6N138。但是,高速光耦价格比较高,导致设计成本提高。这里介绍两种方法来提高普通光耦的开关速度。由于光耦自身存在的分布电容,对传输速度造成影响,光敏三极管内部存在着分布电容Cbe和Cce,如图4所示。由于光耦的电流传输比较低,其集电极负载电阻不能太小,否则输出电压的摆幅就受到了限制。但是,负载电阻又不宜过大,负载电阻RL越大,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光电耦合器的频率特性就越差,传输也越长。图4光敏三极管用2只光电耦合器T1,T2接成互补推挽式电路,可以提高光耦的开关速度,如图5所示。当脉冲上升为“1”电平时,T1截止,T2导通。相反,当脉冲为“0”电平时,T1导通,T2截止。这种互补推挽式电路的频率特性大大优于单个光电耦合器的频率特性。收藏!固态继电器,自制电路图固态继电器,是电子开关的一种,具有隔离作用,通断无触点,速度快,无噪声和电火花,控制输入要求的功率很小。固态继电器,通常由输入恒流控制电路、光电耦合隔离电路、功率开关电路组成。如果在输入电压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恒流电路。下图,是容易自制的固态继电器电路图。图中的固态继电器电路,适用于,控制输入为直流电,负载为交流电。工作原理:R1、R2、VT1、VT2组成恒流电路,用来保证在控制输入直流电压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保证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得到稳定的驱动电流,以便让固态继电器能够可靠的开起。当控制端(IN和GND之间)加上电压时,电流流过R1使VT2导通,引起电流流过R2使VT1也导通,VT1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电压保持在0.6V左右,即R2两端电压为0.6V左右,所以,流过R2的电流是0.6/R2,这个电流值也是流过光耦中发光管的电流值,如果输入电压增加,R2两端电流试图增加,会引起VT1基极电压升高,引起导通加深,从而导致VT2基极电压下降,引起导通变浅,扼制R2两端电流的增加,从而达到恒流的目的。实测得到,R2=47Ω时,控制输入电压在3~30V之间变化时,能让光耦的发光管电流维持在11mA左右。此时,当光耦发光管有电流时,通过光传递,达到隔离触发的目的,让光耦的接收端导通,触发晶闸管VS导通,从而位负载供电。对于光耦的选择,一般选用开关型的光耦即可,对于晶闸管的选择,根据负载的功率大小,匹配适合的承受电流即可,大功率负载时,晶闸管一定要使用散热器。浅析固态继电器(SSR)的优缺点固态继电器(SSR)是自动化控制发展过程中,为适用控制系统给外部终端高速传输信息的需要而制造出的无触点固体电子元器件。单极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SSR)和机电式继电器(MER)一样,都具有交流、直流、单相、两相、三相系列产品。适用于机电式继电器无法使用的控制系统接口;终端的数据处理;工控中仪表的微电机的控制;小功率的温控设备;以及环境较差的场所。两极固态继电器三相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SSR)的优点:1,在输入端仅需很小的电流(小到几毫安)就能实现驱动控制。能与数字电路中的TTL、MCOS等集成电路相匹配。而且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采用光电隔离,绝缘电压2500V以上。输出端采用了功率晶体管或双向可控硅,控制负载电源通与断。常在数控系统的I/O板上,看到固态继电器控制小功率的交、直电机和电磁阀等电器部件。2,由于使用了无触点开关输出,电子元器件控制,固态继电器开关速度快(约为10ms),工作频率不同于机电式继电器的机械动作部件的频繁动作限制,因而灵敏度高、响应快。开关速度、工作频率取决于使用的功率晶体管或双向可控硅相应的性能。3,同样使用了无触点开关输出,使用寿命(开关寿命高达1千多万次)比机电式继电器长。它的寿命长短与使用环境;内部元器件参数变化、老化程度等有关。4,评价电路中所用元器件的一个主要指标——噪声。固态继电器的噪声远远低于机电式继电器(电流、线圈产生的磁场、机械构件共同产生),电磁干扰小。PLC有输出但继电器没反应?原因很难找,很多人会忽略的问题(下)我们回到正题;为什么要有两个电源?个原因是为了保证稳定性;如果PLC拓展模块得不到稳定的电压会变得异常,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使用称重模块的时候,称重模块应该紧靠PLC模块以得到稳定的电压,即放在靠近CPU的地方,后面再放输入输出模块等等,其原因就是称重模块对电压要求较高,放在后面可能会因为电压不足导致异常,但其它模块的适用性就能强点,但强点不代表可以无限强,可以强到24V仅有12v也可以工作。而且每个模块都有耗电功率,功率不足一定出问题,而一般情况不会轻易的增加PLC拓展模块,的保证了模块电源。称重模块放前面,其他放后面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安全:将PLC和外部输出电源分开的话可以保护PLC模块,众所周知,PLC供电电源都是24v的,如果外回路的电缆短接到220v上,PLC很可能烧毁;除此之外,以前我们讲过PNP和NPN对于PLC的区别,即是:PNP型信号电源是24v,反馈也是24v,如果24v对地了,也会使得电源跳闸或者异常。因此的方式是所有经过PLC的信号都经过继电器,而且电源不和PLC公用;这样PLC就安全了,也不会断电,如果在使用过程中,PLC断电了,问题很严重,所以的方法就是保证PLC电源***,从不在工作时断电。大家可以聊一聊,你们的电气柜都有几个电源模块?出过问题吗?(以上内容由东莞市杉皓自动公司为您提供,希望对同行业的朋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