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古建照壁工程来电咨询
核心提示:梁是古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件,常支承于二柱顶端或其他梁枋上,是中国建筑构架中重要的构件之一。金属材质的塔为数很少,体量也很小,大多是作为工艺品而存在的,常见的制塔金属有:铁、铜、银、金等。木构梁架是中国古建筑发展的主流,梁架主要的作用是承重。“月梁”这一名称指的是两个概念,一是指清式卷棚顶建筑架的上一层梁,叫“月梁”,也叫“顶梁”,二是指做成“新月”形式的梁,其梁的两端(扇)呈弧形、而梁的中段微微上拱,整体形象弯曲得近似新月,所以称为“月梁”。月梁一般用于大住宅、大府第、大厅堂、大殿、大祠堂等比较大型的建筑,而且大月梁与平梁的表面不是光秃秃的,在施工完毕之后都要进行雕刻或绘彩画,在皇家的建筑中都雕绘龙凤之类的图画,如清代一位皇帝曾出的上联为:“雕梁雕出双凤舞”,随后的大臣答曰:“画栋画到六龙飞”。近年来,古建筑屋面的返修,为很多瓦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如果掌握了一定方法,选择好的仿古瓦片也不成问题。梁架之中重要的是大梁,又称五架梁,梁上的雕刻彩绘多集中在五架梁上,一般的做法是先在枋心绘成斜枋套环式,在梁的左右箍头之外,雕画出云锦,梁底面雕画牡丹花,左右丁头栱侧绘出云卷,在斗栱上以承担脊博。北方地区的木构建筑虽然有月梁的做法,也有月梁的出现,但是这并不普遍,没有南方木结构建筑中月梁的做法。古建筑的细节之美,在于飞檐、斗拱、藻井、雕花、垂花与槅扇之美。南方地区的木构建筑中一般来看天棚“彻上明造”的做法,将梁架全部暴露出来,人们进入建筑内部,将从立柱到梁架以及各个节点,都看得一清二楚,没有半点隐藏。在这样的情况下,月梁多长多高多大一目了然,对每一条月梁的雕刻,彩画也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这是可贵的。今存少数采用巨石建造的高大石塔,主要分布于福建沿海。泉州开元寺东西塔,相距约200米。东塔名镇国,南宋嘉熙二年(1238)易为石塔,八面五级楼阁式,高48。西塔名仁寿,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易为石塔,八面五级楼阁式,高44.06米。东塔名镇国,南宋嘉熙二年(1238)易为石塔,八面五级楼阁式,高48.24米。三清山风雷塔,宋建,在上饶三清山龙虎殿北的悬崖上,以悬崖上的巨石为基,塔底、塔身、塔顶三段分别用花岗石砌成,高2米,五面六级,塔顶为攒尖式。灵隐寺双石塔,在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前,北宋建隆元年(960)建,相距42米,都为八面九级楼阁式,高约1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