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种子育苗培育 杨帆中药科技
肥水管理:何首乌喜肥,除施足底肥外,幼苗期迫施一次清淡人畜粪尿水,以利幼苗生长。翌年5月追施一次人粪尿,施后浇清水。***著作《大明本草》(《日华子本草》,五代时期著作)记述:因何首乌见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名尔。9-10月份每公顷施杂肥或厩肥15000-22500千克。搭架:苗高30厘米左右时,插设支架,使茎蔓缠绕向上生长,并及时疏叶整枝,促进植株旺盛生长。采收与贮藏:于春季萌芽后,待植株20-30厘米高时,一次或分次采收嫩茎叶。植株3-4年后可收获块根,采收于秋季进行,采后鲜食或切片晒干。花被绿白色,花瓣状,5裂,裂片倒卵形,大小不等,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何首乌的茎藤在栽后第二年秋季落叶时割下茎藤,除去细枝和残叶,切成长约70厘米的茎段,捆扎成把,晒干入药。性状鉴别块根纺锤形或团块状,一般略弯曲。长5-15cm,直径4-10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的纵沟和致密,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为狭卵形或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缘。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粉性,皮部有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形成云锦花纹,***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以体重、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1-10)10ml,煮沸3min,冷后滤过。取滤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再加等量,振摇,醚层应显***。分取醚层4ml,加氨试液2ml,振摇,氨液层显红色。(检查蒽醌化合物)2、取本品粉末约0.2g,加乙醇5ml,置水浴中煮沸3min,不断振摇,趁热过滤,放冷。唐代李翱有《何首乌传》云:“何首乌苗如木藁光泽,形如桃柳叶,其背偏,独单,皆生不相对。取滤液2滴,置蒸发皿中蒸干,趁热加三的饱和液1滴,即显紫红色。(检查甾醇类)3、薄层色谱:取生何首乌粉末5g(40目),用95%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制成1.5:1的浸膏供点样用。另以***素、***素为对照品。分别点在硅胶G-CMC(硅胶G300目以上)板上,以-(80:20)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在可见光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于紫外光下显相同的荧光斑点。何首乌栽培技术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Thunb.)的干燥块根,别名首乌、赤首乌、地精。主产于贵州、云南、湖北、广西等省,多为,广东德庆等地有栽培。形态特征为多年生缠绕草本,长可达3米多。根细长,末端形成肥大的块根,质坚实,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茎上部分多分枝,常呈红紫色。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为狭卵形或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缘;胚叶鞘膜质,抱茎。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密集,白色;花被5深裂;裂片倒卵形,外面3片背部有翅。瘦果卵形至椭圆形,具3棱,黑色有光泽。花期10月,果期11月。生长习性何首乌多于草坡、路边及灌木丛等向阳或半荫蔽处,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积水,在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和砂壤土中生长佳,在中国南方及长江流域均能正常生长。春季播种扦插的何首乌,当年都能开花结实。3月中旬播种的何首乌4-6月其地上的茎藤迅速生长时,地下根也逐渐膨大成块根;而同期扦插的,要到年才能逐渐膨大成块根。到了清代,很多医籍记载都把九蒸九曝制法作为制首乌的主要炮制方法。扦插生根快,成活率高,种植年限短、结块多,因而生产上以这种方法繁殖优。种子容易萌发,发芽率60%~70%,但因生长期较长,生产上少采用。)
亳州市杨帆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姓名: 杨经理 先生
手机: 18956887272
业务 QQ: 2048367843
公司地址: 安徽省亳州市经开区养生大道南侧、魏武大道东侧中药材物流配送中心5号楼103-1号铺
电话: 189-56887272
传真: 189-5688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