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BSS填充箱体厂家批发推荐「多图」
模板施工工艺:1、模板支撑设置完成后,划线***,钢筋班将底板钢筋和小密肋梁钢筋绑扎后,开始抗浮点设置。2、为防止在浇筑砼时箱体受混凝土流动性造成箱体上浮,必须设置抗浮点。具体做法是用手电钻(采用Φ4钻头)钻透模板,用14#铁丝拴住任一底部受力钢筋串过电钻钻孔的模板处紧紧的锁在底模的支撑钢管上。间距一般为1.0m-1.5m为宜。3、各种管线的预留及管线预埋.管线宜在密肋梁中通过。4、箱体安装与固定:将箱体(盒)安放在带底板钢筋或带钢丝网的肋筋网格中,在箱体四周与小密肋梁钢筋应保持钢筋保护层距离;或在箱体四个侧面各放置两个10-15mm厚的小垫块,以保证箱体与小密肋梁之间的保护层厚度。即使是在室内的填充箱体员工们来说,也要在空调屋中偶尔透透空气才好。应在振捣时由于混凝土的流动性对箱体产生向上浮力,所以箱体底部不需放垫块。5、箱体安装完成后开始顶层钢筋绑扎,绑扎时应尽量避免施工人员直接***箱体或将施工机械、机具、材料码放在箱体上,以免箱体破损。顶层罩筋绑扎必须与小密肋梁绑扎牢固,罩筋与箱体面应用10-15㎜垫块,防止箱体上浮时直接接触罩筋。6、顶层钢筋绑扎完成后,砼浇注前对箱体进行***后一次检查,对有松动或位置偏移的箱体进行调整处理,如有因施工人员不慎损坏的箱体采用现场修复措施修复,满足施工要求,保证工程质量。7、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后即可进行砼的浇筑。浇注前对箱体进行浇水湿润,在浇筑砼时,指派专人看护,尽量避免振捣棒直接接触箱体,尽量采用小型震捣棒震捣,防止箱体***。如在震捣中不慎损坏,马上用轻体填料填充震裂处,防止混凝土灌入箱体。8、为保证现浇空心楼盖的工程质量,砼宜先后注入交替浇筑完成,首先将少量砼灌入密肋梁中,反复振捣密肋梁并增加振捣时间震动量,箱体***设置有注入混凝土的孔洞的箱体,观察箱体***孔洞,当砼经振捣流入孔洞后确定箱底密实,再浇注所需的全部混凝土,要求砼的流动性要好,并再次振捣。使建造房屋像“搭积木”一样便捷,功能齐备,节能舒适,冬暖夏凉。其它工序按常规现浇楼盖方法施工。9、对于尺寸为500*500*Xmm的箱体(X为箱体高度),待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设置抗浮点,间距大于1.5m。2、隔热、保温性能好:封闭空腔结构减少了热量的传递,使隔热、保温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对于采用空调的建筑来说,大大降低了空调费用,对屋面、大型冷库、储物库效果尤其显著。具体做法是:用手电钻钻透模板,用14#铁丝拴住任何一根底部受力钢筋,串过用电钻钻透模板的孔所在底模支撑的钢管上,开始安装箱体,按设计位置安装完箱体后,绑扎顶层钢筋,顶层钢筋绑扎完成后,浇注前进一步校正箱体、盒子的位置,浇注砼时,为保证箱体下方砼的密实性。参考上述相关内容。10、对浇筑完的砼进行及时的养护,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薄壁方箱是一种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薄壁空心小尺寸全封闭无通孔箱体。平面尺寸小于600mm*600mm。方便现浇砼均匀流入方箱底部,形成空心楼盖。是内置芯模品种之一。GRC薄璧方箱空心楼盖的特征点:(1)、薄璧方箱空心板断面双向相同,因此双向抗弯、抗剪刚度均相同,正真的双向受力。(2)、薄璧方箱空心楼板自重小刚度大,受拉钢筋距离截面中心远,可以承受比普通楼板更大的荷载。(3)、薄璧方箱本身具有一定强度,在和钢筋砼成为整体后粘结良好,可以增加楼板的强度。(4)施工模板损耗少,施工简便,节省工期,经济效益好。蜂巢芯空心楼盖为大平板结构,平板底模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架支撑方案。立杆采用通长杆,并且立杆与支模架交接处须加设护扣。蜂巢芯盖楼技术的应用特点:1、中高层住宅蜂巢空心楼盖具有合理的双向受力性能,两个方向单位刚度相同。为保证结构标高的准确,还在梁底和板底中加设了***的可调支撑。由于蜂巢芯空腹楼盖板件本身的削弱,其模板拆模时间应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当有特殊要求时,应经计算确定。由于蜂巢芯和网梁是空心结构,在实际施工中不可避免出现打漏存浆存水现象,这样就造成混凝土实际用量增大,工程后期容易出现水渗漏现象,而且不容易查处漏水点。由于打漏导致混凝土填满壳子,如果数量增大,***后结果是楼板整体自重实际加大很多,结构设计中的配筋就会不符合实际。除了特定的限制以外,铝蜂窝板并无标准尺寸,所有墙板均根据设计图纸由工厂订制而成。按照莱西建总所述,施工中,约1万平的施工中,蜂巢芯或网梁打漏比例超过5%,1万平大约使用网梁数量在7000个左右,也就意味着打漏数量超过350个,每打漏一个,混凝土浪费在0.33立方,所有打漏的网梁或蜂巢芯总计浪费砼在115.5立方,按照400元/m3计算,损失46200元,增加了无效自重量约15万公斤。这样就可推测,在原配筋无法变化条件上,楼板自重增加了15万公斤,在存在严重结构安全隐患。模壳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由于没有底板,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一则一次性建筑模壳本身强度足够,二则即使施工中失误打漏,现场立刻可以看得到,作出应急处理措施,即使后期处理,拆模后,非常直观看到漏点,容易修补。综合所述,在整体造价上,模壳占据优势,其次是蜂巢芯,***后是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