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建筑加固补强来电咨询
加固公司_加固工程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混凝土梁***形态不同,加固措施如何做?我们通过对外粘FRP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结果的观察发现,加固梁出现多种***模式,但是,无论发生何种***模式,加固梁具有两个重要特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和延性降低。FRP加固混凝土梁的***模式主要与原构件配筋率、FRP加固量、粘贴底胶质量以及锚固措施有关,在试验中我们观察到的主要***模式有下列几类:1、受压区混凝土压碎***Ⅰ这类***的特点是受拉钢筋先屈服,此后拉应力主要由FRP承受,当FRP拉应变较高或接近极限拉应变时,受压区混凝土随后压碎。这类***发生时,混凝土、钢筋和FRP均得到充分发挥。尽管加固梁与未加固梁相比,截面***时延性会降低,但梁的弯曲裂缝仍可以给予人们***征兆,此类***模式为加固设计的期望***模式。2、受压区混凝土压碎***Ⅱ这类***的特点是受压区混凝土压坏时受拉钢筋没有屈服,***时显脆性。***主要与未加固前梁的配筋率、FRP加固量有关。当受压区混凝土***时,受拉钢筋没有屈服,FRP拉应变较小,其高强性能远远未得到发挥,加固效率和经济效益较低。3、FRP拉断***如果FRP端部锚固可靠,当未加固前梁的配筋率较低,FRP材料的加固量不足时,发生FRP拉断***。***的主要特点是受拉钢筋屈服后FRP突然拉断。在FRP拉断***前,裂缝条数较少,裂缝间距较大,跨中弯曲主裂缝开展较宽,钢筋已达到屈服,荷载继续增加,FRP拉应变增加较快,当FRP拉应变超过自身的极限拉应变时,在跨中附近FRP拉断***。由于FRP是弹性材料,FRP拉断***较为突然,属于脆性***类型。4、端部剥离***这类***主要由于FRP端部区域界面的剪应力和正应力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当界面应力超过相对薄弱层的强度时,发生端部剥离***,一般情况下,由于胶层强度高于混凝土强度,剥离往往发生在混凝土表层,***后FRP表面会黏附一层混凝土颗粒。发生这类***时,加固梁的承载力提高程度较小。5、中部裂缝引起的剥离这类***发生在远离FRP端部的弯曲裂缝或弯剪混合裂缝处,并向一侧端部发展。一般情况下,由于胶层强度高于混凝土强度,剥离往往发生在混凝土表层,***后FRP表面会黏附一层混凝土颗粒。这种***主要由于弯曲主裂缝处的混凝土拉应力释放,导致FRP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应力集中,而当界面应力达到一个临界值时,裂缝处发生剥离,随看裂缝宽度的增加,剥离向一侧近端部扩展。6、胶层***当结构胶黏剂质量较差时,端部剥离和中部弯曲剥离将发生在胶层界面,***时加固梁的承载力和延性非常低,这是FRP加固中不允许出现的***。目前规范中设计公式主要针对***模式,即受拉钢筋屈服后,FRP应变基本达到设计值,然后混凝土压碎,尽管这类***的延性与未加固梁相比降低很多,但是,在发生***前弯曲裂缝较宽,可以给出***的征兆。对于第二类***模式,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前受拉钢筋未屈服,使得FRP的高强特性远远没有发挥,加固效率较低,所以设计时应尽可能合理配置FRP,避免这类***的发生。对于第四、第五和第六类***形态,通过构造措施和对结构胶物理力学质量的检测加以防止。详解外包型钢加固技术近年来,我国加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加固技术也不再局限于基础的方法,而不断地接纳新技术、新工艺,外包型钢,可以说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方法。外包型钢是一种在钢筋混凝土梁、柱四周包以型钢的一种加固方法,适用于梁、柱加固,可以大幅度提高结构截面的承载能力与抗震能力。外包型钢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干式外包钢,一种是湿式外包钢。他们的主要区别就是在型钢与混凝土之间注入的材料不一样,干式外包型钢在型钢与混凝土之间注入的是一种特殊的灌浆料,而湿式外包钢注入的是我们常用的灌钢胶。由于灌浆料的粘接性、流动性以及力学性能都是无法与灌钢胶比拟的,所以一般只是在工程要求不使用结构胶粘剂时才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加固的。采用外包型钢进行加固时,应优先采用角钢;角钢的厚度不应小于5mm,角钢的边长对梁不应小于50mm,对柱不应小于75mm。沿梁、柱轴线方向应每隔一定距离用扁钢制作的箍板或缀板与角钢焊接。箍板或缀板截面不应小于40mm*4mm,其间距不应大于20r(r为单根角钢截面小回转半径),且不应大于500mm;在节点区,其间距适当加密。湿式外粘型钢加固梁、柱时,应将原截面的棱角打磨成半径r≥7mm的圆角。外粘型钢的注胶应在型钢构架焊接完成后进行。型钢的胶缝厚度好控制在2-3mm;局部允许有长度不大于300mm、厚度不大于8mm的胶缝,但不得出现在角钢端部600mm范围内;缀板的胶缝取决于角钢的厚度与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一般都在1cm以上。注胶结束后,应静置72h进行固化过程的养护,养护期间不得受到任何撞击和震动的影响。养护完毕后用仪器或者敲击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以空鼓率不大于5%为合格。从以上注意事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湿式外包钢,结构胶的选用是保证工程质量非常重要的一步。大地基加固方法,缺一不可施工时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及时对地基进行加固或改良,通过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保证地基稳定,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减少房屋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并减弱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通常施工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如下。1、强夯法强夯法是利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至一定高度,再通过自由下落时产生的冲击能反复夯实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减少压缩性,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并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消除土体湿陷性。强夯法常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深层加固。施工时应采取挖防震沟(沟深要超过建筑物基础深)等防震、隔振措施,以减小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减少其对周围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有影响。2、砂石桩法砂石桩法通常是利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将砂或砂卵石(或砾石、碎石)挤压入土孔中,从而形成大直径密实桩体(由砂或砂卵(碎)石构成),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以此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并降低压缩性。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此外其还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其中当遇到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时,可采用砂石进行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从而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3、挤密桩法挤密桩法是一种机械(人工或爆扩)成孔方法,通常是利用锤击将钢管打入土中,使侧向挤密土体形成桩孔,待钢管拔出后在孔内回填2:8或3:7的素土或灰土,并分层夯实,从而使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载,加固地基。挤密桩法常用于处理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且天然含水量在12%~25%,厚度为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及湿陷性黄土,处理深度一般可达5~10m,同时要求施工时密实度不低于0.95,而当软弱地基的含水率较大时也会采用此方法进行地基加固,以消除桩深度范围内黄土的湿陷性。)
深圳前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姓名: 牛志军 先生
手机: 13923737181
业务 QQ: 1291839285
公司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平安大道华南城铁东物流区11栋505-507
电话: 0755-28760691
传真: 0755-2876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