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公司 铸造司母戊鼎公司 加工司母戊鼎 永飞铜雕
青铜器,固然要看其形制、花纹、大小,但具价值、具魅力的地方在于铭文,铭文越多,信息量越大,其所属的器皿就越弥足珍贵。公元1980年11月,泉村的几个村民在村头东北的河道旁挖沙时,在深约4米的沙层中发掘了一只青铜鼎。这只鼎呈半球形体,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器腹较深,蹄足,造型简单,仅在器腹上部装饰二道弦纹,乍一看实在是一件非常不起眼的青铜器,但内壁上另有乾坤。该鼎为西周器,其内壁有铭文二百七十余字,是建国以来陕西地区出土铭文颇多的青铜器之一。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而母戊是商王武丁为其后妃妇妌的封号,原来是由历史学家郭沫若起名为“司母戊”,后来经考古学家多次认证,发现其中的司“应为“后”、因此易名为现在的“后母戊”三字,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鼎是一种器物,据记载已有8000年的历史,初为陶鼎,上呈罐盆形,下有三锥足,先人把鱼猪牛羊肉等食物放到鼎中,在底部生火煮食做成一锅烩,这便是古代人们烹煮食物的鼎锅。黄帝时代,由于冶金术的出现,人们学会了铸铜鼎,铜鼎成为了烹煮牲畜用及祭祀的礼器,并在“天圆地方”的世界观影响下由实用的食器圆鼎造就出礼器的方鼎。此时的铜鼎,已具有了祭神宝器的神圣意义。再后来,上古人们又垄断了铜鼎宝器的祭祀权,使得人们开始以鼎划分出不同的特权等级,从而使鼎作为一种日常饮食的容器开始变为“别上下,明贵贱”的等级身份礼器,继而成为一种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秘器具。)
唐县永飞雕塑工艺品销售有限公司
姓名: 李经理 先生
手机: 13131290021
业务 QQ: 1070275125
公司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长古镇田家庄村
电话: 0312-4980881
传真: 0312-498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