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307452/p3/20200117104430_5491_zs_sy.jpg)
关于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的感悟服务介绍,幸福家庭教育在线咨询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孩子发脾气,不是“情商低”前几天,热播剧《小欢喜》中黄磊失业痛哭的戏扎了无数的心。被生活重担压垮的他,借着酒劲儿,像个孩子似的无助哭泣。曾经看到一句话:小孩子才乱发脾气,成年人要控制情绪。”但其实,你的“好状态”永远不会来,就算来了,也不会持续很久。可是,即使是懂得隐忍和克制的成年人,也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更何况是心智还未发育健全的小孩子。小孩子负责理性思考的大脑前额叶尚未发育健全。遇到情绪问题不会好好表达,只能用哭泣、跺脚、发脾气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舒服。成年人的情绪崩溃,并不是脆弱,而是重压之下,多么希望有个人能理解他、安慰他、帮助他!小孩子也是一样。心理学上讲,孩子发脾气,看似是在向父母施压。其实是在向父母传递求救信息:我现在心里不舒服,不知道怎么解决,快来帮帮我!明明是在求救,可多少孩子换来的不是父母的帮助,而是戳心的和刺骨的。天长日久,孩子还会和父母亲近吗?演员曾在节目中回忆起童年,说母亲对她很凶很严厉。她压根不敢发脾气,因为妈妈会打她。甚至听到妈妈的脚步声从楼梯上来,她都会觉得像的声音一样,“完了,妈妈要来揍我了!”讲到这里时,竟然下意识地回头看看妈妈来没来。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恐慌。别的母女都在节目中亲如姐妹。而镜头切到和妈妈,母女俩永远是沉默、尴尬、各自坐着不说话。母亲的严厉管教也影响了的性格,她孤僻自闭,独来独往。不知道怎么与人沟通,可以三个礼拜不出门,和猫说话。她情绪控制能力也不太好,当着镜头发脾气、踢厨具,被很多diss“脾气差”“情商低”。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父母的引导很重要。如果你只会发火、,孩子也只会学会发火和,没有任何受益。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戈夫曼说,孩子发脾气时,正是大人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教育的好时机。如果父母态度平和地疏导孩子的情绪,孩子也会从父母的态度中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反之亦然。想要好脾气,先学会认同育儿***、发展心理学博士陈忻曾在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大宝6岁时上滑冰课评估没过,于是发脾气大哭,爸爸怎么劝也没劝好。陈忻先理解和认同他的情绪,说:大宝啊,妈妈很理解你现在很难过。得到理解的孩子往往会更加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委屈,哭得更厉害了。于是她说:如果你要哭,你就哭一阵子,妈妈先下去吃饭,等下来找你。这其实就是在接纳孩子的情绪——你可以有情绪,你可以哭。得到理解和接纳后的大宝,边哭边喘了一会儿,渐渐平静下来。她趁机给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想办法。她说:爸爸说你总是滑得太快,其实慢下来就好了……嘿,你猜我想到了什么?我想到怎么帮助你了!我给你一个能让你慢下来的橡皮筋。她去拿了一根皮筋,告诉孩子这是一根魔法皮筋。妈妈把皮筋套在你手腕上,你滑冰的时候,这个橡皮筋会提醒你:慢一点~慢一点~~随后,孩子的思路就转移到了解决问题上,他的情绪就能逐渐平复。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别着急给孩子讲道理,先认同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平复他们的心情。待孩子冷静下来后,引导孩子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形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孩子将受益终生。教育孩子也是“极简单”的法则,确立积极的交流方法是很重要的想要成为更好的父母,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只要能先从正确的角度看待孩子,其他的自然就会水到渠成。通过交流工具使交流更加冷静,由此可见美丽的语言对孩子和家长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尊重是双向的,只有父母将孩子放在尊重的位置,孩子才会反馈尊重给父母。家长要说就说正能量的话,美好的话语不仅能让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力量,同样也能让温暖回馈过来。孩子从小就接受积极向上的话语,心里也会越来越有自信,在和他人交流的时候,会无意识地让别人看到他们的爱和美。极其单纯积极的父母很少对孩子说“不”。挫折教育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也会构筑错误的价值观。孩子没有必要感到失败引起的悲伤和愤怒。失败越是鼓励孩子,使孩子能够正视自己的失败。如果孩子从小听到的都是坚决的“不要”“不能”,那么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就会很差,因为从内心就没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