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TM A668CLG圆钢供应商推荐 埃尔核能电力
回顾今年上半年钢材市场行情,基本可以概括为旺季表现不及预期,淡季行情表现不淡。尽管有高产量、高成本及间歇性限产政策带来供需错配等因素的影响,但市场价格整体走势平稳。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钢材产量居高不下,钢价长期承压。在今年上半年的前3个月,受各地特别是重要产钢地区供暖季限产政策的影响,钢材产量长期处于被压制的状态。随着限产禁令解除,从4月份开始,钢材产量释放速度明显加快。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生铁产量达7219万吨,同比增长6.6%;粗钢产量达8909万吨,同比增长10%;钢材产量达10740万吨,同比增长11.5%。前5个月,生铁累计产量达33535万吨,同比增长8.9%;粗钢累计产量达40488万吨,同比增长10.2%;钢材累计产量达48036万吨,同比增长11.2%。尽管6月份的数据暂未公布,但是从今年前5个月钢铁行业粗钢产量与钢材产量“双增长”态势来看,预计6月份粗钢产量和钢材产量将稳中有升。正因如此,在今年上半年,钢材价格承压,难以持续上涨。3.市场煤供需双弱持续从6月5日开始,有135家水泥行业错峰停产120天,上述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使得水泥行业用煤量的减少。此外,在高库存的情况下,电厂主要拉运长协煤炭,零星采购市场煤,市场煤需求在下降。供给方面,受发运成本倒挂影响,贸易商发运积极性减弱,挺价意识强烈。而受北方天气炎热,煤炭进入自燃期等因素影响,部分蒙煤户发运量减少,造成大秦线和蒙冀线发运数量下降。港口现货煤炭出现供需两弱,促使港口市场煤价格趋稳。4.煤价利好和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后续市场分析,对煤价的利好消息不少,比如:用煤高峰就要来到,以及电厂日耗逐渐***至高位,贸易商发运成本继续保持倒挂等等支撑了港口煤价;而对煤价不利的因素也很多,比如:电厂库存过高,进口煤冲击国内市场,火电深度调峰,清洁能源发电出力增加,尤其影响渐显,高耗能行业用煤需求减弱等等。利好和不利因素势均力敌,促使煤价继续保持稳定。六月下旬,预计港口市场煤价格继续保持W式波动。市场演变的主要逻辑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大的经济环境和基本面已经决定了钢材市场销售情况将持续平稳运行。自去年底开始,宏观经济利好政策一轮接着一轮。目前,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情况下,经济依然是稳定的,进出口态势是良好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除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外,其它数据包括社融指标基本平稳,这表明当前经济具有稳定性。尤其是基建***和房地产***对“钢需”拉动较大,预计第二季度延续的“供需两旺”局面不会很快消退。即使目前受***进入高温天气、南方地区多强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钢材需求呈阶段性回落,但也不会影响今年钢材市场运行的整体趋势。在今年前4个月粗钢增产3000万吨的情况下,钢材社会库存从3月份的近1700万吨高位下降至6月初的981万吨水平。这一增一降足以体现当前钢材市场的活跃程度。阶段性回调仍有必要从今年春节到5月中下旬,钢材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其中,建筑钢材价格涨幅为500元/吨~600元/吨不等。笔者认为,目前的整体形势是钢材需求出现阶段性回落、钢材去库存化接近尾声,库存正由下降阶段转变为累积阶段,所以6月份出现回调实属必然。从去年12月份至今的半年时间里,钢材价格走势基本平稳,并未出现迅速拉升。笔者由此可以预测,钢价出现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也比较小。长期需求有所担忧,但供应的***十分强劲。据统计,5月份,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8909万吨、7219万吨和1074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6.6%和11.5%,创下历史新高。钢材供应的高增长应该是由于前两年高利润促成的。高利润也使得钢厂有能力进行环保改造,适应目前的环保要求。这样在环保限产时,钢厂能够更少限产,产量更多。可以说钢材长期的供需也出现了转折,钢材的供需矛盾短周期与长周期出现共振,笔者认为,短期钢价继续以下行为主。但是今年很显著的问题在于,钢材生产的强势促使对原料的需求旺盛,增强了成本支撑,也严重挤压了钢厂利润。中长期来看,成本支撑会有一定作用,但难以阻止钢价下行。目前,钢厂面临钢材市场走弱但成本不断推升的困境。笔者认为,未来长周期的演化可能会出现钢价的震荡下跌。近期环保趋严,钢厂的高产量也会受到***,减少对原料的需求。高矿价也必将催生国内矿与国外非主流矿山产量增长,虽然弥补供需缺口仍需时日,但铁矿石100美元/吨以上的价格不能长期维持已成为市场的共识。目前是钢材淡季,多方共振下,价格下跌是可能性的选项。如果下半年需求稳住,则成本也许会给钢价提供一定的支撑。因此,未来钢市长周期的演化可能会以钢价震荡下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