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缓解孤独「多图」
坚持基本的助人原则。在接线过程中,不要去探寻“求助者的成长历程是怎么样的”、“求助者的内在发生了什么”等过于内在的部分。非批判性、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尊重、真诚依然是基础也是重要的助人原则。在开始工作之前做一些资料准备。可以参考武汉地区的同仁对于普通的社会民众、被隔离的疑似人员、被隔离治1疗中的患者、一线的医生护士、参与危机干预的***管理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等不同人群做的比较系统的调查,做到心里有数。评估行为表现。需要了解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和日常行为受到什么影响,这些影响与事件的关联性,以及求助者在行为层面上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去核对求助者的应对策略,他是如何有目的、系统地帮助自己的。并不是这样的,没有上述现象并不等于说一个人肯定不处于心理危机中。比如,他是采取的是回避、隔离、面对还是升华?他是如何思考的,他的行为倾向性如何。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资源、新的行动可能性!求助者***没有成功的原因咨询师要具备积极意识和资源意识,除了评估***风险外,还要去核对没有***成功的原因以及对于***想法的内在反应和态度,要对“生”和资源性内容进行探索,探索什么让他活下来的。比如一个人一天去几次厕所基本上是有一些规律的,突然有一段时间,一个人老往厕所跑,夜里要去五六次,那么他的睡眠肯定有问题。如:“什么让你没有把这些想法变成行动”“什么让你在那一刻停下来”——如:“在那一下,我突然想到我的爸爸妈妈,我突然想到这样离开好像很不负责任,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这些信息里就有后续工作中可利用的资源。慢性***时的心理反应:性格改变,如总是责怪别人、责怪医生未精心,埋怨家庭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当核对***等风险的答案为肯定时,咨询师需要进一步评估风险的水平以及风险的程度。慢性***时的心理反应:多数心情抑郁沮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人容易产生这类心理反应。可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甚至出现***观念或行为。慢性***时的心理反应:他们对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照顾要求,因此导致医患关系及家庭内人际关系紧张或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