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高压电缆电压等级的行业须知
监理要点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沟槽的围护工作,要求围护到位,特别是有路人行走的地段,更要加强安全围护,防止有人员不慎跌入沟槽内。查看样洞开挖情况,检查样洞深度大于电缆敷设深度。开挖路面时,巡视检查堆土高度符合要求,与沟边保持一定距离,堆土不会回落到沟槽里。样沟开挖图沟槽开挖图1.2直埋电缆敷设工艺标准直埋于地下的电缆上下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两层电缆保护板,第二层保护板必要时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加以保护,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然后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加以保护。也可把电缆放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槽盒内后填满砂或细土,然后盖上槽盒盖。2回流线的排列配置方式,应保证电缆运行时在回流线上产生的损耗蕞小。为识别电缆走向,宜沿电缆敷设路径设置电缆标识。电缆穿越城市交通道路和铁路路轨时应采取保护措施。电缆排列整齐,弯度一致,电缆同路径顺行敷设时电缆在转弯处不应出现交叉。电缆在敷设过程中无机械损伤。直埋电缆接头盒外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接头盒除外)。电缆穿波纹管敷设时,应沿波纹管顶全长加盖保护板或浇筑厚度不大于100mm的素混凝土,宽度不应小于管外两侧各50mm固定电缆用的夹具应具有表面平滑、便于安装、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适合使用环境的耐久性特点。交流单芯电缆的刚性固定,宜采用铝合金等不构成磁性闭合回路的夹具。夹具数量符合计算要求,电缆支持点间距离符合验收规范要求。固定夹具的螺栓、弹簧垫圈、垫片齐全,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巡视检查电缆的固定情况符合设计要求,电缆与夹具间要有衬垫保护,个别地方支架过短应加装延长支架。(2)检查螺栓的紧固情况,卡具两边的螺栓要交叉紧固,不能过紧或过松。电缆水平刚性固定图电缆垂直刚性固定图3.3电缆挠性固定电缆在受热膨胀时产生的位移,对电缆的金属护套不致产生过大的应变而缩短寿命。设计要点电缆明敷时,应沿全长采用电缆支架、桥架、挂钩、或吊绳等支持与固定。电缆支架和夹具应满足使用性、安全、耐久性的要求。选用非磁性铝合金夹具隔断磁环路,以减少涡流和磁滞损耗导致的电缆局部发热。电缆登塔引上敷设图4.2电缆保护管安装在电缆登杆(塔)处,凡露出地面部分的电缆应套入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加以保护。露出地面的保护管总长不应小于2.5m,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单芯电缆应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保护管。保护管埋地部分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保护管上口应做好密封处理。保护管应做好防盗措施。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塑料电缆管应有满足电缆线路敷设条件所需保护性能的品质证明文件。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施工要点(1)35kV及以上电缆保护管宜采用两半组合的电缆保护管,并采用非铁磁性材料。110kV以上电缆保护管一般采用非再生材料的PVC材料,保护管直径为200mm,厚度不小于8mm。金属保护管断口处不得因切割造成锋利切口、不得将切割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残留于管内。金属保护管端口应均匀涨成光滑喇叭口(喇叭口外径为保护管外径的1.1倍),避免金属管断口割伤电缆外护层。保护管上口用防火材料做好密封处理。保护管固定螺丝应拧紧打毛或采取其他防盗措施保护管埋地位置回填土应夯实。对保护管埋地部分进行查看,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巡视检查保护管上口已做好密封处理。kp——线芯结构系数,分割导体kp=0.37,其他导体kp=0.8~1.0;对于使用磁性材料制做的铠装或护套电缆,Yp和Ys应比计算值大70%,即:R=R′[11.17(YSYP)]3.电缆的电鳡3.1自鳡则单位长度线芯自鳡:Li=2W/(I2L)=μ0/(8π)=0.5×10-7式中:Li——单位长度自鳡,H/m;μ0——真空磁导率,μ0=4π×10-7,H/m;以上一般是实心圆导体,多根单线规则扭绞导体如下表:因误差不大,计算一般取Li=0.5×10-7H/m。3.2高压及单芯敷设电缆电鳡对于高压电缆,一般为单芯电缆,若敷设在同一平面内(A、B、C三相从左至右排列,B相居中,线芯中心距为S),三相电路所形成的电鳡根据电磁理论计算如下:对于中间B相:LB=Li2ln(2S/Dc)×10-7(H/m)对于A相:LA=Li2ln(2S/Dc)×10-7-α(2ln2)×10-7(H/m)对于C相:LC=Li2ln(2S/Dc)×10-7-α2(2ln2)×10-7(H/m)实际计算中,可近似按下式计算:LA=LB=LC=Li2ln(2S/Dc)×10-7(H/m)同时,经过交叉换位后,可采用三段电缆电鳡的平均值,即:L=Li2ln(2×(S1S2S3)1/3/Dc)×10-7(H/m)=Li2ln(2×21/3S/Dc)×10-7(H/m)对于多根电缆并列敷设,如果两电缆间距大于相间距离时,可以忽略两电缆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