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258664/p7/20181213135831_3304_zs_sy.jpg)
智能 灌溉系统园林喷灌
地下滴灌,是把滴灌管埋入地下作物根系活动层内,灌溉水通过微孔渗入土壤供作物吸收。2、用喷灌灌溉方式:水肥大部喷洒到作物茎叶部,无法直达根部,节水效果不明显,所需压力较大,对喷灌产品要求高。有的地方在塑料管上隔一定距离钻一个小孔,埋入地下植物根部附近进行灌溉,群众俗称渗灌。地下滴灌具有蒸发损失少、省水、省电、省肥、省工和增产效益显著等优点,果树、棉花、粮食作物等均可采用。其缺点是2,当管道间距较大时灌1水不够均匀,在土壤渗透性很大或地面坡度较陡的地方不宜使用。亩***为400元-1000元。其效益为:节水50%-60%;省电40%-50%;增产30%左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植物有两张“嘴巴”,根系是它的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目前滴灌系统的价格在每亩400~1500元间变化。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叶面喷肥只能起补充作用。我们施到土壤的肥料怎样才能到达植物的嘴边呢?通常有两个过程。一个叫扩散过程。肥料溶解后进入土壤溶液,靠近根表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表的土壤溶液浓度相对较高,结果产生扩散,养分向低浓度的根表移动,后被吸收。另一个过程叫质流。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片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这是植物的生理现象),导致水分损失。根系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供叶片蒸腾耗水。在如此严峻的用水形势下,农业用水虽然占据了总体用水的69%,但其中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7%,形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靠近根系的水分被吸收了,远处的水就会流向根表,溶解于水中的养分也跟着到达根表,从而被根系吸收。因此,肥料一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解的肥料植物“吃不到”,是无效的。在实践中就要求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或叫水肥一体化管理),这样施入土壤的肥料被充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112涌泉灌溉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涌水器形成的小股水流,以涌泉方式使水流入土壤的形式.涌泉灌溉的流量比滴灌和微喷大,一般都超过土壤的渗吸速度。为了防止产生径流,需要在涌水器附近挖一小灌坑暂时储水。涌泉灌尤其适合于果园和植树造林的灌溉。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实现离不开水泵动力系统的运用,不同的农田灌溉方式对于水泵的需求也不一致,主要体现在对于水泵动力机械的功率要求不同。输水管道大多使用不透光的黑色硬质塑料管,用普通的无色塑料管,管内易生青苔,堵塞滴水孔。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之前,需要明确所要采用的灌溉方式。不同的农田灌溉方式需要不同的水泵动力系统与之相适应,这对于水泵的型号、规格、动力都需要明确的规定。例如,如果用大功率带动小水泵,设备的***变大,油电的消耗量也变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功率较小的话,可能导致无法带动水泵,影响正常的使用寿命。因此,要根据灌溉的实际需求进行水泵动力机的功率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