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观开业铜鼎量大从优 唐县艺都雕塑
通过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jǐng)的庙号。只是,如果没有龙形觥,我们似乎很难去想象,这里曾经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地,鳄鱼徜徉……。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司母戊鼎:司,是祭祀的意思;戊,此处指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司母戊”含义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2]1明和国946年6月,当时的安阳县***一位“陈参议”打探到大鼎的下落,他劝说吴培文等人把大鼎上交***。这只牛头的两侧,却分别长出大晰蜴龙的身躯,有一肢体,分出四趾,浑身长满鳞片,尾巴卷曲向上。时任安阳县古物保存主任陈子民***安阳县县长姚法圃带着一班,将大鼎从吴家大院东屋挖了出来。这一事件登载于当时的《民生报》:“7月11日夜派队并商得驻军X部之协助,至该村掘至终夜,于天明12日早晨将古炉用大马车运县存放古委会内。”此文中“古炉”即司母戊鼎。1948年,大鼎在南京出,据记载,曾亲临参观,大鼎轰动了整个南京城。1949年撤往台湾时原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但由于大鼎过于沉重,大鼎流落在南京飞机场,后被解放军发现,转移到南京博物馆。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后母戊鼎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镇馆之宝,并一直存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