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0l耙式干燥器***团队在线服务「多图」
6000l耙式干燥器特点如下:(1)回收利用大部分热量,能量消耗较低;(2)温差相对较低,一般为低温操作,产品水分蒸发的过程比较温和;(3)工艺流程简单,实用性较强;(4)部分设备负荷运转特性较为优异;(5)运行成本较低。6000l耙式干燥器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的概念在很早之前便已经形成,但由于当时压缩技术有限以及能源供应充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该技术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研究者们过多的关注。随着上世纪七十年始的***能源需求急速增长以及化石能源价格的急剧提升,各国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和研究MVR技术的应用,并将该技术成功的应用到蒸发操作单元中来,尽管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多工业生产中,但该技术在我国的工业应用研究仅在近几年才开始处于热门阶段,且取得的相应成果并不多。在国外比较早就开始发展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早在十九世纪初就有报道该技术的研究,到了二十世纪中期,该技术就已经开始在国外应用到实际工业生产中。1957年德国基伊埃集团(GlobalEngineeringAlliance,简称GEA)针对6000l耙式干燥器蒸发操作单元过程能量消耗高的问题,研究开发出了用于商业的MVR蒸发系统。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改进完善该技术工业应用的研究。离心式压缩机对压缩气体的温度、流量、压力等的变化都较为敏感,比较容易出现喘振现象。6000l耙式干燥器采用罗茨风机驱动的机械蒸汽再压缩式降膜蒸发系统。使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了该系统在不同的蒸发压力及压缩比下合适的操作域,继而研究了二次蒸汽量、补充水量与压缩比及蒸发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补充水量约占二次蒸汽量的3%~9%,且补充水的量随着压缩比的提高而提高;出口处两股蒸汽分别通往加热夹套和中空热轴,因此出口管路上需使用三通管和异径接管。蒸发压力不变,蒸汽冷凝放热量随着压缩比的增大而增大;压缩比不变,蒸汽冷凝放热量随着蒸发压力的提高而提高。对原有的6000l耙式干燥器蒸发装置进行了改进,结合MVR技术设计了一套全新的蒸发系统并进行一系列的蒸发实验。结果显示,该MVR系统的***ER高达17.3kg/(kW·h),而蒸发浓缩比也达到5:1(蒸发水的量与所得高浓缩液量之比),折合成废液量约为20.76kg/(kW·h),换算为废液处理量达到166kg/h,且仅消耗8kW·h电功。6000l耙式干燥器通过浓缩渗滤液的热力过程中使用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的模型,深入探讨了渗滤液初始温度与换热器换热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及蒸发倍数与蒸发器蒸发面积和压缩机压缩比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机械蒸汽压缩系统会因为环境温度的提高而减少相应的***成本,但是系统中压缩机功耗则会随着蒸发比的增加而升高,进而导致整个系统运行成本的增加。干燥过程中,耙齿会不断正反的转动,因此被干燥物料能够搅拌均匀,同时也可以避免因物料过热造成的产品损失。耙式干燥系统中主要由耙式干燥机、压缩机、检测控制装置、蒸汽管道等组成,其可在常压及负压下对液态或固态物料进行干燥,热源为经压缩后升温增压的二次蒸汽和补充的少量生蒸汽。该6000l耙式干燥器工艺中二次蒸汽直接在干燥机加热夹套及中空热轴内冷凝,不需要额外配备冷凝设备即可对排出干燥机的二次蒸汽进行冷凝回收处理。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到干燥机内,干燥过程中中空热轴在电机驱动下对物料进行搅拌,并随着干燥的进行将物料往干燥机出料口一侧推动,干燥结束后从出料口取出干物料。因此,6000l耙式干燥器MVR蒸发系统的工艺流程也可以设计成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