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189770/p6/20170708101756_9658_zs_sy.jpg)
叶尖诚信企业 善测科技有限公司
航空发动机叶片动频和动应力测量的主要特点是在高速旋转下的测量。目前,通过加长叶片(增大流通面积),和提高机组转速(增大叶片承受能力)来满足发电及各种动力装置容量的急速扩大,是可行且普遍的方法。高速旋转下测量一方面对传感器(如应变片)的安装和防护,对连接电缆的安装、焊接和防护等均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信号传递装置(如引电器等)要求也较为苛刻;此外,由于航空发动机的整机振动激振源复杂,再加上噪声,因此对其振动信号的分析处理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反复研究比较,方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测试结果。对运行的叶片进行振动特性校核,其固有颇率及振型可通过实测确定。叶片静频测量常用方法有自振法和共振法。对整圈连接叶片组也与叶轮振动一样,存在一系列不同节径数m的振型,全周共有Zm只叶片不参与振动,其余叶片在节径两侧振动,相位相反。叶片动态振动测量,在电厂中对运行机组用无线电遥测技术测量叶片动频率和动应力。汽轮机叶片报动强度安全准则判别汽轮机叶片工作中抗振安全性的设计和考核依据。叶片振动强度安全准则的基本思想,就是保证叶片振动的动应力幅值小于叶片材料耐振强度(复合疲劳强度),并有一定的安全裕量。但一般情况下动应力幅值与叶片蒸汽弯应力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用经修正后的材料耐振强度和蒸汽弯应力之比作为叶片振动强。高速旋转叶片振动实时监测技术是电力工业、能源工业、航空、航运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方法很难做到同时监测同级的所有叶片的振动情况,因此国外一直在致力研究一种非接触式旋转叶片振动测量新技术—叶端定时测量技术。即叶端定时传感器、高速脉冲信号采集及预处理、叶端定时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基于叶尖定时原理,传感器安装于静止机匣上,感受叶片扫过的信号,经信调模块、采集模块及软件算法处理后可还原叶片的实时振动位移、频率、振幅等信息,为转子叶片振动特性验证、动应力安全监控、叶片疲劳和故障诊断提供***直接有效数据。设计开发了适应高速实时监测要求的全光纤叶端定时传感器,所研制的叶端定时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频宽优于100MHz,测量距离达到0.5mm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固定频率脉冲填充法计数的高速脉冲信号采集及预处理电路,实现定时时间测量。叶片是叶轮机械的关键零部件,其工作环境恶劣,同时受高离心力、稳定气流力和交变气流激振力的作用,是故障多发件。叶片失效原因主要有机械损伤、高温损伤、高温暴露、蠕变失效、疲劳失效和腐蚀。由于风电机组叶片受到阵风推力产生的轴向方向上的载荷巨大,风速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轴向力较大的变化,引起叶片在轴向方向上振动,所以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对叶片进行降载减振将降低叶片,轮毂以及其他相关部件载荷,对风电机组的运行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疲劳失效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它往往导致叶片断裂。研究叶片的减振方法有较大的工程意义。目前已有一些较成熟的减振技术,如干摩擦阻尼和蜂窝密封减振,前者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达到减振的目的,后者则能加剧气流扰动,提高气流的能量耗散,减小气流激振。这些方法虽有明显的减振作用,但效果有限,且其结构固定,无法实现参数的调整。另外,有学者研究应用反旋流措施来提高转子稳定性,通过向密封间隙喷入逆向气流来减小密封间隙内的旋流。反旋流只有在合适的流速和流量下才能起到抑振的作用,否则就会导致振动失稳,且反旋流结构复杂,设计时计算困难,因此其工程应用并不多。本文研究的吸气方法从新的角度来改善叶顶间隙的气流特性,较反旋流技术有较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