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价格常用指南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组。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它可以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体间实现物料之间传递热量,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换热器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如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则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控制参数为加热面积、热水流量、换热量、热媒参数等。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图示为简单的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简称为1-1型换热器。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组。这样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挡板,迫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称为多壳程。多管程与多壳程可配合应用。1.热交换器的界定范围(a)热交换器与外部管道链接;(1)焊接连接的道环向接头坡口端面;(2)螺纹连接的个螺纹街头端面;(3)法兰连接的个法兰密封面;(4)专用连接件或管件链接的个密封面;(b)接管、人孔、手孔等的承压封头、平盖及其紧固件;(c)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d)直接连接在热交换器上的非受压元件如支座、垫板等;(e)安装在热交换器上的超压泄放装置。换热管:换热管直管段长度推荐采用:1.0m、1.5m、2.0m、2.5m、3.0m、4.5m、6.0m、7.5m、9.0m、12.0m。换热管可采用定尺或倍尺交货,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述规定:(1)L≤6.0m,偏差为0mm-4mm;(2)6.0mlt;L≤9.0m,偏差为0mm-6mm;(3)9.0mlt;L≤12.0m,偏差为0mm-9mm;(4)12.0mlt;L≤15.0m,偏差为0mm-12m;(5)Lgt;15.0m,偏差为0mm-1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