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苗木出售择优推荐 吴中区金庭盛海林
苏东坡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也。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枇杷,一名卢橘。这多半是苏学士想当然耳。因为,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i朴。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可见卢橘是卢橘,枇杷是枇杷,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李时珍说: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是很对的。杨万里写枇杷诗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叶低枝重,浆流沁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前面六句,对枇杷的形状还算描述准确,但没有诗味。虽然孔夫子说过,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郭沫若写《百花齐放》,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至于后两句,更不知他说些什么。司马相如虽然在《上林赋》中写到了枇杷,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还有一首有关枇杷的打油诗,道是有人送枇杷与人,附函说:送上琵琶两筐云云。收礼的人于是作诗道: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诗虽俏皮,但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一面作诗嘲讽,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中国字那么多,要不写错几个字,也难。如果写错两个字就要作首诗,这样的诗是可以无穷无尽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半农是北大招考的阅卷官,因为考生写了几个错i别字,便大发诗兴,做了好几首阅卷杂诗,把考生大大地讥讽了一顿。其中一首因学生把留学写成了流学,刘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弥天罪,罚往西洋把学流。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促花措施枇杷早结丰产必须在幼年期加强肥水管理并在第二年采用合理的促花措施,一般在夏梢停止生长后于7月初进行。其常用方法有:(1)7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喷1次500倍15%的多效唑(PPP333)或350倍PBO。(2)在7月初,夏梢停止生长时将枝梢拉平、扭梢、环割或环剥倒贴皮等。(3)在7-8月注意排水,使土壤保持适度干旱。保花保果对部分座果率低的品种和花量少的植株,以及冬季有冻害的地区都应保花保果。多余的果在3月中旬后疏除,以确保丰产。保花保果的方法有:(1)头年11月上旬(开花前),12月下旬(花期中)和次年1月中旬各喷1次0.1%的绿芬威1号,可参照说明使用)。(2)谢花期用10mg/L的九二0(赤霉i素)叶面喷施,花开2/3时用0.25%磷酸二氢钾加0.2%尿素和0.1%硼砂叶面喷施可提高座果率。整i形(1)整i形:根据枇杷生长的特点,常采用主干形或环状形。①主干形是在枇杷自然生长状况的基础上,略加修剪调整而成。主干高30-40厘米左右,主干延长枝上每隔40-60厘米长出的轮生枝作主枝,每层留主枝3-4个,一般放3-4层。3-4层后即可形成树冠。②环状形多用于坡地风大地区。苗木定植后离地面高40-60厘米处留4-5个侧枝培养成主枝,向四面伸展并拉成与主干成40-50度的角度,第二年在主枝适当的位置留3-4个亚主枝,并将主干截顶,培养成无中心***干的环状形。枇杷树的需肥原理:枇杷树是属于高需钾植物,枇杷果实的含钾量几乎是氮的3倍。氮肥过多,果实大,但色味都浓,外观和品质差;如钾肥过多,则果实含糖分增加,但肉质粗硬。因此,各种肥料要素应适当配合。枇杷树的施肥方法:1、环状施肥法:在枇杷树冠外围稍外的地方,挖一环状沟,将肥料施入,然后覆土。施基肥沟宜深些,为40-50厘米;追肥沟宜浅,为15-30厘米。施肥沟要逐年外移。这种施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用肥经济等优点。但是,易切断一些生长较快的水平根,且施肥范围较小,这是在选用时应加以注意的。2、盘状施肥法:以枇杷树主干为中心,将土耙开成圆盘状。靠主干的地方浅,离主干越远则越深。也有只做平底状施肥盘的。耙出的土堆在盘外周围,形成土埂边缘。施肥后,再覆土。此法因施得较浅,水易伤根,宜作追肥用。但长期采用此法施肥,会使枇杷树根系上移。3、放i射沟施肥法:以枇杷树干为中心,在离树干60-80厘米处,向外挖6-8条入射状条沟,深20-30厘米,施肥于沟中。隔年或隔次更换沟的位置,以增加枇杷树根系的吸收面。此法伤根较少,若与环状施肥相结合,施肥效果更好。但挖沟时要避开大根,以免将它损伤。4、条状沟施肥法:在枇杷树冠滴水线两侧开条沟,或在枇杷园的行间或株间开条沟,施基肥沟宜深些,为50-60厘米;追肥沟宜浅些,为15-30厘米。再将肥料施于条沟内,然后覆土。下次施肥时,可换另外两侧,逐年向外移,结合深耕,熟化土壤。这是一种较好的施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