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定制服务为先“本信息长期有效”
板材标准1).GB713-2014《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2).GB/T5313-2010《厚度方向性能钢板》3).GB3531-2014《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板》4).GB/T24511-2009《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及钢带》5).NB/T47002.1~47002.4-2009《压力容器用焊接复合板》6).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合金钢锻件》7).NB/T47009-2010《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8).NB/T47010-2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列管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区别1、结构上完全一样,只是使用方式不一样。2、列管式是料液走管程(就是管子里面),冷却水走壳程(管子和壳之间),管壳式正好相反。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管外不能机械清洗。此种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和壳体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装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同时管子和管板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因此,当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以至管子扭弯或使管子从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换热器。(4)混合式冷凝器这种设备一般是用水与蒸汽直接接触的方法使蒸汽冷凝。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故凡允许流体相互混合的场合,都可以采用混合式热交换器,例如气体的洗涤与冷却、循环水的冷却、汽-水之间的混合加热、蒸汽的冷凝等等。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则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换热器设计压力和计算压力设计压力或计算压力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1)换热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GB150.1-2011附录B的规定确定设计压力;(2)换热器各程(压力室)的设计压力应按各自较苛刻的工作工况分别确定;(3)如换热器存在负压操作,确定元件计算压力时应考虑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较大压力差;(4)真空侧的设计压力按承受外压考虑;当装有安全控制装置(如真空泄压阀)时,设计压力取1.25倍的大的内外压力差,或0.1MPa两者中的较低值;当无安全控制装置时,取0.1MPa;(5)对于同时受各程压力作用的元件,且在全寿命期内均能保证不超过设定压差时,才可以按压差设计,否则应分别按各程设计压力确定计算压力,并应考虑可能存在的较苛刻的压力组合;***终溶液的PH值在2‐3时保持30分钟没有明显变化,证明达到了清洗效果。按压差设计时,压差的取值还应考虑在压力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较大压差值,并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设计压差,同时应提出在压力试验过程中保证压差的要求。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之间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冷凝温度的调节,同样可以通过调节冷凝压力来达到。在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的温度一定时,冷凝压力的调整,可通过改变冷却介质的流量和冷凝面积来达到。冷却介质流量增加,流速相应提高,可减少传热温差,从而降低冷凝温度;此外,自60年代始,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的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增大传热面积(可通过增加并联冷凝器的台数来实现)也可达到降低冷凝压力的目的。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凝压力可明显下降。冷凝压力的高低,可通过装在压缩机排气端得压力表上的指示值反映出来。蒸发温度是所要求的室内温度,而制冷剂自身的性质牵扯到的温度是在对应压力下的沸腾温度。制冷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保证功耗的情况下增加制冷量就是提高制冷系数。降低冷凝温度就是为了得到温度相对低的制冷剂液体,即提高制冷剂的质量制冷量。在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可以提高制冷量。但是,它也有对水质要求高、占地面积大、水泵耗能多等缺点:所以,在一般建筑中,喷淋室已不常使用或仅作为加湿设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