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312797/p6/20200624161651_5640_zs_sy.jpg)
泰州景观石厂家给您好的建议
太湖石假山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首先要先选中石头,每一款假山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每个人对于石头的要求都不相同。第二要做好水池,至于水池的大小还有形状,是根据现场情况来定水池开挖好以后,那么就是浇灌混凝土了,因为防止漏水,所以在浇灌上面要仔细的下功夫了。在景观设计中在庭院中少不了水景,但是与庭院水景互相存在就是景观石,所谓的水景置石就是在水景四周置放适宜的石头,主要以欣赏、驳岸为主,作为***性或隶属性的造景布置。一般来说根据假山的重载量来浇灌5-25CM左右。浇灌好的水池在2-7天内属于***期,一定要及时泼水,以防混凝土的干裂。7-10天以后,在制作好的水池上就可以动手摆放堆叠假山了,正常情况下大块的石头要垫底,越往上面假山石头块头越小,为了美观,还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法,把假山的美感发挥出来。根据模型及所造山石的材质,对塑石假山进行造型,塑出石脉和条纹。接下来根据所塑山石的位置及其作用,选择合适的氧化铁颜料进行调制,上色。后进行面油处理就完成了。成因特点: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始有人玩赏,到唐朝开始特别盛行。人常言泰山以雄著称,黄山以奇著称,华山险,峨眉秀,庐山迷,审美特征不同。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太湖石的人。他在府第归仁里和南郭的别墅收藏太湖石极富白居易称他“休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可见其爱石之深。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堆叠太湖石假山时要讲究透、漏、瘦、皱、清丑顽拙等特点,有助于造园意境的形成。所谓“透者,也即是玲珑多孔,外形轮廓多姿。少数厂家不用油或凡士林,只是用干净的手套反复的擦,每天都擦,收藏界称为“盘”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油光,他们叫做包浆,不过这种方法,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也很费工夫。”瘦者,瘦中寓秀。皱者,外形起伏不平,明暗多变化,富有美好的节奏感。漏则是石峰上下左右窍窍相通,有路可循。清丑顽拙的石峰则颇具气势,能创造出苍劲古朴的意境,引人遐想。苍古的假山石景,上面突然抽出几根枝条,显得生机勃勃,妙趣横生。确定观赏面每块太湖石都会有一个观赏面,有经验的设计师只要绕石头走一圈,就能确定出并将它安排在置石的正面,以取得观赏效果。石组中各石头的观赏面均应朝向主要的视线方向。修饰一组太湖石布局完成后,可利用一些植物和石刻来加以修饰,使之意境深邃,构图完整,充满诗情画意。天然太湖石的孔隙通常在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看起来不会像人造的“孔”。但必须注意一个原则:多几分自然,少几分人工,要尽量减少过多的人工修饰。石刻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人文景观的“意境”多以石刻题咏来表现。石刻可使置石更加超凡脱俗,使游人在园林中融入“画境”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文学艺术的雅趣。石刻必须根据置石造景来决定字体形式、字体大小、阴刻阳刻、疏密曲直,做到置石造景与石刻艺术互为补充,浑然一体,使置石更具人文美、自然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