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RTO焚烧炉货真价实
RTO焚烧炉设备内各数据智能化监控,控制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确保废气再设备内充分氧化燃烧。自动化控制程度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RTO焚烧炉的优势:1、净化效率高,可达99,无需缓冲罐;2、采用新型陶瓷蓄热系统,热利用效率高于97;3、不需要辅助加热,运行成本低;4、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5、停留时间长,燃烧充分,分解;6、不产生NOx等二次污染;7、炉内死区小、压力损失小;8、RTO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蓄热式焚烧炉(RTO)的结构组成:蓄热室、氧化燃烧室、切换阀门、燃烧器、燃气及助燃系统、压缩空气系统、控制系统。蓄热焚烧炉应用领域:RTO蓄热焚烧炉应用领域遍及石油及化工(如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有机化工),油漆生产及喷漆,印刷(包括印铁、印纸、印塑料),电子元件及电线,及染料,,显像管,胶片、磁带等行业。RTO蓄热式焚烧炉可处理恶臭、CO,以及含三、醇、醚、醛、酮、酚、酯、萘、并芘等成分的浓度为100PPM—20000PPM的有机废气。1.热分解过程简介热分解过程一般分为四种类型:直接燃烧、再生燃烧、催化燃烧和再生催化燃烧。它只是两种不同燃烧模式和热交换模式的组合。主要用于处理吸附的浓缩气体,也可用于直接处理废气浓度gt;3.5g/m3的中高浓度废气。1)TO是将高浓度废气送入燃烧室直接燃烧(燃烧室中通常有明火)。废气中的有机物在750℃以上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高温燃烧气体通过热交换器与进入的废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后排出。换热效率一般≤60%,运行成本高,仅适用于少数能有效利用排放余热或有副产气体的企业。2)RTO的燃烧方法与TO相同,只是热交换器改为蓄热陶瓷。高温燃烧气体与新鲜废气交替与进入蓄热陶瓷直接换热。热利用率可提高到90%以上。它概念***,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这是目前***推广的主要废气处理工艺。3)使用催化剂降低废气中有机物和氧气的反应活化能,使有机物在250-350℃的较低温度下充分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H2O。高温氧化气体通过换热器与新鲜废气间接换热后排放,热利用率一般小于等于75%,常用于处理吸附剂再生解吸的高浓度废气。4)RCO燃烧方式与相同,热交换方式与RTO相同。由于***与RTO相当,可处理的废气类型受催化剂的影响比RTO小,很少有企业采用RCO工艺。在热分解过程中,有许多应用RTO和CO的例子。如果用于处理吸附和解吸的浓缩气体,两者差别不大,但如果用于直接处理中、高浓度废气,差别很大,需要企业认真对待。RTO正常运行时,废气的进气和排气通过阀门切换来完成。个工作周期中,废气自下而上经A蓄热室升温,然后进入燃烧室氧化放热;氧化放热结束后,自上而下通过B蓄热室,与蓄热室内的填料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B蓄热室,再经过工艺管路进入烟囱排放;此时C蓄热室处于吹扫状态,用吹扫风机将蓄热室(含集气室)中的滞留废气吹入燃烧室氧化处理,防止因蓄热室的切换过程影响废气处理效率。第2个工作周期中,A蓄热室处于吹扫状态,废气自下而上进入B蓄热室,与已吸收热量的填料进行换热后,进入燃烧室氧化放热,再自上而下通过C蓄热室,并将热量传递给C蓄热室后,进入烟囱。第3个工作周期中,B蓄热室处于吹扫状态,废气由C蓄热室进入,氧化放热后,通过A蓄热室进入烟囱,完成了RTO装置运行的1个大周期,如此交替运行。当烟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干馏、熔融、黏结、固化、收缩等阶段,终得到焦炭,这个过程称为炼焦。炼焦过程产生的荒煤气经过回收和精制可以得到多种芳香烃和杂环化合物等基本化学原料,同时产生的焦炉煤气是高热值燃料,可以用来发电或供应城市煤气。因此,本项目以能源利用为目的,采用焦炉煤气代替辅助燃料,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焦炉煤气利用率,同时能够满足RTO装置正常运行时的燃料需求。该装置主要由燃烧室、蓄热室(含集气室)及切换阀门组成。蓄热式RTO的组成1.蓄热体蓄热体是RTO系统的热量载体,它直接影响RTO的热利用率,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蓄热能力:单位体积的蓄热体所能存储的热量越大,蓄热室的体积越小;(2)换热速度: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反映热量传递的快慢,导热系数越大热量传递越迅速;(3)热震稳定性:蓄热体在高低温之间连续多次地切换,在巨大温差和短时间变化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变形以至于碎裂,堵塞气流通道,影响蓄热效果;(4)抗腐蚀能力:蓄热材料接触的气体介质多为具有强腐蚀性,抗腐蚀能力将影响RTO的使用寿命。2.切换阀切换阀是RTO焚烧炉进行循环热交换的关键部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准确地进行切换,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为废气中含有大量粉尘颗粒,切换阀的频繁动作会造成磨损,积攒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阀门密封不严、动作速度慢等问题,会极大地影响使用性能。3.烧嘴烧嘴的主要目的是不让气体与燃料混合地过快,这样会形成局部高温;但也不能混合过慢导致燃料出现二次燃烧甚至燃烧不充分。为了确保燃料在低氧环境下燃烧,需要考虑到燃料与气体间的扩散、与炉内废气的混合以及射流的角度及深度,这些参数应在设计之初根据实际的工艺需求准确计算,否则会直接影响RTO的焚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