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薄膜温室大棚 青州盛鸿 新型薄膜温室大棚图片
薄膜温室大棚内一次施用尿素或其它氮肥过多,或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都极易产生大量氨气,对蔬菜造成危害,主要症状是在叶片边缘产生渍状斑,进而变褐枯死。所以严格掌握用量,不少或不用尿素,同时不施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若出现盐害问题,就会表现出植株矮小、叶色较浓,严重时叶缘开始枯干或变褐,落花落果的症状。这时要不施或少施硫化物,氯化物施用时与有机肥结合。施用化肥时采用条施或穴,施温度高时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和次数,或浇水冲洗降低土壤盐份浓度。另外,温室大棚蔬菜连作次数过多,病虫害发生会相对较重,在蔬菜收后,可水旱轮作一下进行改善。薄膜温室大棚建设中容易出现这些细节问题?1、大棚建造内后两排立柱间距太大。大棚内后两排立柱之间,其顶上的棚面部分常常是停放被卷好的草帘及卷帘机的部位,这个部位可以说是接受压力大的地方,常常会使上面的骨架变形。??解决方法:两棚之间空地的正确距离以4—5米为宜,这样既不互相遮阴,又可防风。??2、大棚建造缺少雨季排涝系统。很多农户建棚时没有考虑大棚排涝这个问题,没有防范措施,以至于在夏季下大雨时,棚面上留下的雨水汇集在棚“前脸”处,而没有地方流,连续几天都进不去人,甚至出现了大棚前沿被冲垮的现象。??解决方法:正确的方法是,棚前脸处挖一条东西走向与大棚同长的排水沟,排水沟宽约半米,深约30厘米左右。好让大棚面上留下的水随时流走,防止水流入棚内。薄膜温室大棚建造主要由立柱、拱杆、薄膜、压杆组成,这种大棚的断面成遂道式,以纵向南北,棚长50—150公尺,棚宽13公尺左右为宜,温室大棚建造的方法具体如下:??1、埋设立柱:温室大棚建造时立柱选用6×8公分的水泥柱或5×8公分的木柱或竹竿皆可,南北方向每隔3.2公尺埋设一排立柱,每排一般由4—6根立柱组成,中柱高出地面2公尺,两根腰柱高出地面1.5公尺,两根边柱高出地面0.7公尺左右,立柱埋入地下0.3—0.4公尺,每根立柱都要定点准确、埋牢、埋直,并使东西南北成排,每一排立柱高度一致。??2、安装拱杆和拉杆:温室大棚建造时拉杆选择鸭蛋竹,固定在立柱顶端以下0.3公尺处,使每排纵向立柱结成整体。拱杆用鸭蛋竹固定在立柱顶上,用铁丝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