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林蝌蚪种苗批发电话欢迎来电「在线咨询」
幼蛙及成蛙的饲养管理1、幼蛙的投喂及驯食幼蛙上岸后,开始用肺呼吸,此时只摄食活饵,因而要开始驯食,驯食方法有诱虫灯驯食和人工驯食两种。【诱虫灯驯食】在蛙池上空装1—2个诱虫灯,灯下方放置弹性较好的食台网,食台网上撒上青蛙“0号料”,晚上打开诱虫灯,青蛙在捕食虫子的同时,跳到食台网上,使得饲料弹起,青蛙误将弹起的饲料当做昆虫捕食,久而久之,青蛙形成了只要跳到食台网上就有饲料吃的条件反射,从而达到驯化青蛙摄食饲料的效果,一般3天左右能驯食成功。3、饲料投食青蛙苗种投放初期投喂小颗粒饲料,待蛙池内青蛙长势出现差异时,根据大小蛙的比例,相应的将大小颗粒饲料混合进行投喂,以让大小蛙都有适口饲料摄食。【人工驯食】在食台网上撒上青蛙饲料,再将饲料丢到青蛙身上,青蛙看到误以为是虫子继而捕食,同时,在跳跃过程中也会使得食台网上的饲料弹起被青蛙捕食,逐渐的,使青蛙形成固定的摄食习惯,从而达到驯化效果。人工驯食较慢且劳动强度较大。青蛙驯化好后,只需把饲料撒在食台网即可,青蛙便会成群的自动摄食,由于青蛙贪食,所以要根据天气、蛙的摄食情况合理安排投喂量。投喂幼蛙一般选用颗粒较小的“0号料”,当幼蛙生长到个体达15g以上后,就可以更换为颗粒稍大的“1号料”。国内外蛙类发展情况1、国外养蛙情况就经济蛙类的养殖利用情况来看,国外的发展要比我们早得多,养殖技术还要比我们***得多,我国***早引进养殖的牛蛙就是从古巴引进的,目前养殖效益比较好的美国青蛙也是从南美洲引进的,在苗种培育、养殖技术、市场开发方面,外国都要此我们做得更好。以青蛙养殖为例,在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等一些东南亚***及美国、加拿大等一些欧美***,青蛙作为上等佳肴具有相当长的历史。由于青蛙市场目前主要依赖飞法***,因此供不应求,市场缺口很大,鲜活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加工企业由于资源有限,无法进行青蛙产品的深加工,导致加工技术落后,为此应进行大量人工养殖青蛙来满足加工企业的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利学家对青蛙的主要研究集中在青蛙的人工授精、诱导排卵等方面,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航天事业的发展,青蛙油是其理想的润滑物质来源,而且随着青蛙营养价值的不断发现,其用量在大幅增加,人们对青蛙的人工养殖研究力度也在加大,同时对蛙油的提取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饲料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使青蛙人工养殖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饵料方面选育了良种蟋蟀,使青蛙人工养殖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国内养蚌情况我国国内养殖的经济蛙类,已经形成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规模化养殖的主要有牛蛙、美国青蛙、棘胸蛙、虎纹蛙、青蛙等几种,被人们称为四大食用蛙类和一大工业用蛙。根据养殖的难易度来看,目前棘胸蛙和青蛙的生态需求更高一点,养殖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与其他三类主要经济蛙类相比,无论是在生产技术上还是在市场规模上或者是人们的认知度上都有一定的差距。这里以青蛙为例,1980年之前,中国青蛙一直处于野生状态,主要生活在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的湿润地带或林边草甸及水边,基本上是靠野生资源,我国对林蚌研究主要是从解放初开始的,1955年,刘仁甫***早介绍了青蛙;l982年,王丽兰又开始了对青蛙油的成分分析工作,从1985年开始进行青蛙人工养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封沟式养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主要针对胚胎发育及蝌蚪生长发育进行研究,同时开始对中国青蛙幼体适宜生存环境进行了探讨,l995年开始,他们着手进行中国青蛙的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研究,在此期间对影响青蛙养殖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即进行了合适青蛙生存环境、性别控制、驯化、饲养、饵料昆虫的养殖等方面的研究。二是风险大,土壤、水质达不到高标准要求的地方,养殖肯定要失败,蛙比较懒惰,噪音大的环境肯定也不行,青蛙养殖前景管理上做不到防好四病、勤换水、除草、消毒也不行。加快青蛙生长的方法加快青蛙生长的方法在初期时的青蛙是非常脆弱的,特别是在刚由蝌蚪长成青蛙的时候,这时候要频繁的更换水流,如果水源方便的话,可以选择安装水管引水,保证池水的活性,让幼蛙能更好的生存。刚开始的1-2周可以选择喂养一些大豆渣混合鱼粉喂养。在后期的话就可以喂养一些幼小的昆虫,初期喂养昆虫可以选择将其切碎,避免幼蛙无法进食。在后期时基本就不需要处理了,有时也可以选择把一些动物的内脏剁碎混合食物喂食,这样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快青蛙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