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314240/p2/20200527093710_5030_zs_sy.jpg)
自干油墨-清远油墨-柯美斯油墨生产
油墨在温度应该怎么控制油墨在温度应该怎么控制油墨是一种塑性流体,具有随外力作用而流动性逐渐发生变化的触变性性能。即油墨在温度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对静止的油墨施加一定的外力搅拌后,油墨逐渐变稀变软,流变性变好;当外力停止搅拌后,油墨又逐渐变稠变硬,流动性变差。如果长时间不搅拌墨斗,油墨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油墨流动性会变差,会使油墨在墨斗中的下墨性差,产生堵墨或不下墨的现象,墨辊传墨、匀墨困难,印版墨量不足,难以达到油墨中间断裂使剩余墨层保护版面而引起掉版。可在墨斗里安装油墨搅拌器,匀速地搅拌油墨,增加油墨的流动性。也可用墨刀对墨斗中的油墨进行搅拌。油墨粘度在印刷过程中的变化油墨粘度在印刷过程中的变化油墨在印刷机上持续转动发热,会造成粘度增大;快干油墨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造成油墨粘性增大;金银墨含有金属成分,且通常墨层较厚才能达到光泽度要求,难以达到水墨平衡,造成粘度增大;印刷版面油墨用量,导致胶辊里的油墨新陈代谢缓慢,粘度越来越大;印刷版面左右油墨用量悬殊,局部墨量,导致胶辊里的油墨新陈代谢缓慢,粘度越来越大;多色、专色及难度大的印,调色校版时间过长,重复跑过版纸,油墨在橡皮布上堆积,干燥,粘度增大。油墨传递是怎么回事?从墨斗到墨斗辊的传递。墨斗中的油墨与墨斗辊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才能使油墨均匀地被墨斗传出。这主要取决于油墨的流变性能:触变性不能太大,屈服值不能太高,粘度不能太小,丝头不能太短,流变性要好等。如果墨斗中的油墨屈服值高,粘性小,其下墨性就差,因为它缺乏对墨斗辊所必须的粘附能力,所以就必须时常掏墨斗,才能保证油墨和墨斗辊之间良好的接触,不然就会因油墨与墨斗辊逐渐脱离接触而造成印刷品的前深后淡。另外还要注意墨斗中油墨的储量,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力求下墨均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