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殡葬公司电话
如果从生死观,从丧礼方面看,老庄哲学的观点比孔子要深刻。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葬思想是儒家思想,这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儒家丧礼的表现形式也***多,***复杂。在周代的丧仪中就有18项,到了司马光时又归纳为25项。***后这25项归纳为五个方面:首先,人死了以后怎样停尸;第二,怎样招魂;第三,怎样***;第四,怎样殡仪,就是把入硷,放进***供亲属***。这个过程都属于殡仪过程,我们殡仪馆办的就是这个事情。第五,就是下葬。从“殡”到“葬”的过程都是有时间规定的。其中的原则就是孔子讲的原则,按照等级和身份的高低决定时间的长短:天子7个月,诸侯5个月,大夫3个月,一般的庶民一个月,后来越来越缩短。与此相关还有一个制度,就是五服制度,父母死后儿子要披头散发,要穿麻的衣服,袖子都不能缝补,要非常粗糙。身份不同的穿丧服包不一样。与五服制度配套的还有居丧制度。有孝在身,要节制生活,遵守丧制。所以,整个的葬制度在古代中国是非常严格的,包括怎样出丧,怎样穿衣等,非常严密。这里要强调的就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漫长,它的制度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和各种礼仪的规定在民间的反映极其广泛,从高层的皇帝一直到普通的民众都受到它的影响和制约。因为老人为了儿女忙活了一辈子,到老了,死去了,结果没有一个像样的葬礼,这是对老人的不尊敬,别人也会说生者不孝顺。还要注意,这其中还看民族的问题,有***的问题,有地域的问题,有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问题,从而造成中国葬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悬棺葬。在很多地区如***峡、浙江等地都有这种葬式。这种南方少数民族的葬式跟他们滨江滨河的生活有很大关系。但怎么葬得那么高到现在也说不清楚。有人说原来水位很高,后来水下降了,变成悬棺;有人说是用工具吊上去的,至今还是个谜。这跟古时候这些地方的人住在山洞里有关系。在整个追悼活动过程中,需要做的事情是很多的,丧家要做到繁而不乱,事先应有很好的策划。瓮棺葬。把尸骨放在小陶罐里,上面开个洞,可以让***逸出***。原始时代很多地方很多民族是采用这种葬式的,特别是对死去的孩子。殡葬制度的发展必须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同步发展,不能复古,不能维持原来的样子不变,要杜绝封建和种种落后的风俗。比如说《诗经?黄鸟》里所写的杀“三良”为秦穆公殉葬的惨剧,在今天看来依然触目惊心。后来把人殉改成***俑,但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陵里其实还是有很多人被殉葬的,有些是他的亲属,有些是被杀头的、腰斩的。从“人殉”到“始作俑”,殡葬制从野蛮落后逐渐走向文明,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从厚葬到薄葬,也是一个从落后到进步的发展过程。厚葬造成一个大问题,就是有人盗墓。汉文帝的陵墓叫霸陵,据说没有被盗过。汉文帝有没有想到过厚葬呢?想的。有一次他到霸陵,就非常感慨地说“如果我用石头做我的棺撑,尸首全部用漆用棺撑包裹好之后,谁能动呢?”一个大臣张释之就说:“既能藏之,亦能发之”,你能藏起来,别人也就有本事找到。所以他后来就用瓦器之类的简单器物殉葬,传说墓里没什么东西,也就没人盗了。盗墓这个问题不仅中国如此,在西方,在埃及也是如此。***近看报道,美国一个考古学家在埃及发现了1000多具木乃伊,因为他闻到一股熏人的臭味,认为里面肯定会有惊人的大发现,果然有1000多具木乃伊。为什么木乃伊这么集中?就是为了防止盗墓。埃及的金字塔没有一座是没有被盗过的,***后没办法了,都集中在一起。从厚葬到薄葬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有句话叫“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北邙在河南的洛阳,因为这个地方地势比较高,在黄河边上,适宜安葬。从保藏到今天的火葬是必然的趋势。建立健全单位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失职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考核考评制等管理制度。要说古代墓葬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给我们今天留下了大批地下。上海博物馆里的青铜器都是传世,都是盗墓贼盗出来经过大资本家大官僚购买收藏留下来的,都是东西,什么地方来的都不知道,只能估计大概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