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179282/p29/20181009151526_9086_zs_sy.jpg)
超高压电缆电压等级常用解决方案
回填土前图电缆排管敷设工程2.1电缆穿管敷设工艺标准交流单芯电缆应采用非磁性材料并符合环保要求。排管通道所选用的排管内径D(mm)宜不小于1.5d(电缆外径,mm)并不易小于150mm。同一段排管通道的排管内径不易多于两种。电缆敷设时,电缆所受的牵引力、侧压力和弯曲半径应根据不同电缆的要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在电缆牵引头、电缆盘、牵引机、过路管口、转弯处以及可能造成电缆损伤的地方应采取保护措施。110kV及以上电缆敷设时,转弯处的侧压力应符合制造厂规定,无规定时不应大于3kN/m。监理要点(1)检查砌砖原材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前必须进行砖原材见证取样试验。(2)砌筑砂浆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时应进行见证取样。(3)施工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灰缝整齐均匀,缝宽应符合要求上下错缝,不允许出现竖向通缝。砂浆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表面平整度8mm,水平灰缝平直度10mm。(4)冬季施工应有抗冻措施和保温措施,使用砂浆应有一定的抗冻性能。砖砌电缆沟砌筑图砖砌电缆沟抹面图2.3混凝土电缆沟(隧道)支模及钢筋绑扎(1)模板应平整、表面应清洁,并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在支撑或维护构件作用下不破损、不变形。(2)模板尺寸不应过小,应尽量减少模板的拼接。(3)支模中应确保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4)模板的拼接、支撑应严密、可靠,确保振捣中不走模、不漏浆。(5)模板安装的允许误差:截面内部尺寸-5~4mm;表面平整度≤5mm;相邻板高低差≤2mm;相邻板缝隙≤3mm。(6)钢筋的绑扎应均匀、可靠,确保在混凝土振捣时钢筋不会松散、移位。绑扎的铁丝不应露出混凝土本体。(7)同一构件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8)钢筋强度等级:纵向受力一般采用HRB335;构造筋一般采用HPB235。(9)预埋件应进行可靠固定;预埋件的材质一般应采用Q235B。(10)预埋件的允许安装偏差:中心线位移≤10mm;埋入深度偏差≤5mm;垂直度偏差≤5mm。n在做电缆头时,剥去了屏蔽层,改变了电缆原有的电场分布,将长生对绝缘极为不利的切向电场(沿导线轴向的电力线)。在剥去屏蔽层芯线的电力线向屏蔽层断口处集中。那么在屏蔽层断口处就是电缆***容易击穿的部位。nn电缆***容易击穿的屏蔽层断口处,我们采取分散这集中的电力线(电应力),用介电常数为20~3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材料制作的电应力控制管(简称应力管),套在屏蔽层断口处,以分散断口处的电场应力(电力线),保证电缆能可靠运行。施工要点需要登塔/引上敷设的电缆,在敷设时,要根据杆塔/引上的高度留有足够的余线,余线不能打圈。电应力控制是中高压电缆附件设计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应力控制是对电缆附件内部的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实行控。对于电缆终端而言,电场畸变***为严重,影响终端运行可靠性的是电缆外屏蔽切断处,电缆中间接头电场畸变的影响,除了电缆外屏蔽切断处,还有电缆末端绝缘切断处。为了改善电缆绝缘屏蔽层切断处的电应力分布,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参数控制法:采用高介电常数材料缓解电场应力集中高介电常数材料:采用应力控制层。其原理是采用合适的电气参数的材料复合在电缆末端屏蔽切断处的绝缘表面上,以改变绝缘表面的电位分布,从而达到改善电场的目的。另一方法是增大屏蔽末端绝缘表面电容(Cs),从而降低这部分的容抗,也能使电位降下来,容抗减小会使表面电容电流增加,但不会导致发热,由于电容正比于材料的介电常数,也就是说要想增大表面电容,可以在电缆屏蔽末端绝缘表面附加一层高介电常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