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集成的行业须知
智慧课堂的感知性是是其收集信息与数据的主要手段。开放性,则意味着基础软硬件等设备和相关接口是开放的,可以基于不同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如录播系统与智慧教室的系统级对接等,通过各系统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智慧教室的使用便利性。易用性,则是智慧教室用户体验的基础需求,无论软硬件产品都应该是信息指示清晰,用户使用简便的,这可大大降低师生的使用与学习成本,排除环境干扰,降低认知负荷。而这一切的核心,则是构建一个支持智慧学习框架的实体空间,即是智慧教室的基础要义。传统教育课堂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许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了正常的学校活动。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学习跟不上。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些老师通过屏幕bu捉软件录制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并把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更具开创性的一步是,老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开辟出课堂时间来为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智慧教育包含三个层次,智慧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制度三个层面。如今谈到的教育教学,其实对老师而言更多的可能是教学模式的范畴。1,智慧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能够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能更好地提供适应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当前,在物理世界中增加一个虚拟世界,同时体制上的社会文化给它很好的技术支撑。智慧环境已经诞生,学生是数字一代,对教师的期待也包括未来教师的制度,教育变成智慧教育。教育学生强调的是三效的问题,即:效果、效率、效益。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的是适配性。同时,得了解智慧学习环境的技术支撑与组成要素有什么关系。第1是记录学习过程,通过大数据采集数据。第2是识别情境。第3是感知环境。第四把学生和老师连接起来,联接社群。他们的目的都是促进学习者轻松、投入和有效地学习。2,新型教学模式。今天的课堂与100年前的英国课堂在形态上基本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多为统一规格、统一步调、统一检测、大班教学,例如40名学生,甚至60名学生一个班。在信息时代,随着技术逐步融入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室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要改变什么?主要是三方面内容,包括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课堂形态的变革。3,现代教育制度。教学制度,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的解读。智慧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学习环境的感知性、学习内容的适配性、教育者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受教育群体之间的教育公平性、教育系统要素的有机整合及其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