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定做产品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技术特点:1、传热迅捷、换热***、换热效率可达100%。2、冷凝水充分回收,循环利用,整个系统水自洁防垢,换热器、散热器及换热系统可保持长效稳定***的热交换性能,***大限度降低系统结垢现象,不会因难以克服的结垢弊端而降低系统换热效率。3、换热器采用全不锈钢制作,产品结构设计科学,工艺制作精良,使用寿命长,可达20年以上。4、关键部件采用德国***工艺技术及订单加工,因而主机不受蒸汽压力及系统压力影响,有效消除噪音、汽击现象,整机运行平稳。5、冷凝水被完全吸收和利用,系统没有特殊原因,无需设置补水装置,大大节约了系统用水及运行费用。6、整套机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大大节省土建***,同时,由于换热效率极高,运行中系统又无需补水,整个机组节汽、节电、节水三位一体,为用户创造可观的节能效益。7、机组具备高智能自动化控制功能,可实现超压、超温保护,断电蒸汽自动切断及室外温度自动补偿功能并可实现远程监控,为用户提供高枕无忧的运行平台。8、应用领域广阔,可广泛用于热电、厂矿、食品、机械轻工、民用建筑等领域的采暖、热水洗浴及其他用途。9、应用条件宽泛,可用于较大压力、温度范围的热交换。管壳式换热器选用要点1)、根据已知冷、热流体的流量,初、终温度及流体的比热容决定所需的换热面积。初步估计换热面积,一般先假定传热系数,确定换热器构造,再校核传热系数K值。管壳式换热器2)、选用换热器时应注意压力等级,使用温度,接口的连接条件。在压力降,安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管壳式换热器以选用直径小的加长型,有利于提高换热量。3)、换热器的压力降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0.01~0.05MPa之间;4)、流速大小应考虑流体黏度,黏度大的流速应小于0.5~1.0m/s;一般流体管内的流速宜取0.4~1.0m/s;易结垢的流体宜取0.8~1.2m/s。5)、高温水进入换热器前宜设过滤器。6)、热交换站中热交换器的单台处理和配置台数组合结果应满足热交换站的总供热负荷及调节的要求。在满足用户热负荷调节要求的前提下,同一个供热系数中的换热器台数不宜少于2台,不宜多于5台。如何增加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提高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是增强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措施。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系数大小是由传热中总热阻大小来决定,传热中总热阻越大,传热系数越低,传热中总传热系数越低,传热效果也就越差。管壳式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其总热阻是各项分热阻的叠加,所以要改变传热系数就必须分析传热过程的每一项分热阻。如何控制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过程的每一项分热阻是决定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系数的关键。由于扩展传热面积及加大传热温差常常受到场地、设备、资金、效果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强,所以,当前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的技术评价主要方向就是:如何通过控制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系数值来提高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的效果。我们现在使用的提高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技术就是:在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中加扰流子添加物,通过扰流子添加物的作用,使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分热阻大大的降低,并且终来达到提高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系数(K)值的目的。为了提高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强化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国内外出现了多种强化元件及强化措施,主要包括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使用螺纹管、横纹管、缩放管、大导程多头沟槽管、整体双面螺旋翅片管以及在换热管中加扰流子来强化管内换热等。其中,在换热管中加扰流子添加物进行强化传热在工业上已使用了多年,它可以使管壳式换热器总的传热系数出现明显的提高,可以大大节省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降低设备重量,节约大量金属材料,它的许多优点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山东欧梅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姓名: 张经理 女士
手机: 13325112046
业务 QQ: 576901397
公司地址: 济南市长清区张夏工业园
电话: 0531-58593392
传真: 0531-5859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