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鼎雕塑订制价格行情
错金铜鼎,的铜鼎,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1979年洛阳市西工区小屯村出土。高16.5厘米,腹径13.2厘米。盖器组成圆球形,附耳、短流。三兽蹄足盖及腹背饰错金细瓣花、三角云纹,是一件罕见的工艺美术品。错金铜鼎虽然小的可怜,几乎没有任何力量,但她那华丽的外表决定了她必须塑造***.于是铜鼎把止戈为武做为了目标。中山王铁足铜鼎,战国时期。通高51.5厘米,直径65.8厘米。整体装饰繁杂、精细,圆润的鼎身配以圆涡纹、风鸟纹、蝉纹等纹样,造型和装饰协调自然,堪称商代铜鼎中的佳作。鼎身刻有:“吉金新见中山鼎,古史旧闻司马公”字样。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祭祀用的青铜礼器称为吉金。这些青铜礼器上面铸的铭辞、款识等文字称为钟鼎文。在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一个中山国君王的墓中,通高51.1厘米,直径65.8厘米,顶盖及鼎腹部刻有铭文469个字,共刻有铭文77行,盖上2个字,腹部凸玄纹以上3个字,以下1个字。中山王鼎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中山王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1977年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本图是首鼎,在这件首鼎上刻有长达469字的铭文,记述了中山国讨伐燕国,开辟疆土的事件。现藏河北省研究所。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阳,现收藏于中国***博物馆。是中国***一级。重832.84公斤,是世界迄今出土***重的青铜器,享誉“镇国之宝”。后母戊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当晚,他们找了十七八个人,趁着夜幕动工挖掘,为了防备日本人发现,到天亮再用原土封住洞口。发现于1939年,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博物馆。[1])
唐县艺都雕塑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
姓名: 李经理 先生
手机: 13463426868
业务 QQ: 1367564861
公司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田家庄工业区
电话: 0312-4982472
传真: 0312-498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