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土蜂蜜产地给您好的建议「多图」
蜂蜜结晶到底是好还是坏?这样的蜂蜜还能食用吗?近年来,蜂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但是许多人对于蜂蜜的一些特性不太了解,会直接通过一些感官去判断蜂蜜的好坏和真假。前些时候,通过多年从事售卖蜂蜜的企业了解到,经常会有蜂蜜因为结晶而无人问津,被遗忘在柜台上,本文就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解说:1、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不同种的蜂蜜来源于不同的蜜源植物,其所含的成分也会有所差别,从而造成结晶的速度和细腻程度的不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不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张金振翻译的文章《蜂蜜的结晶》中就提到了葡萄糖溶解性差,容易析出晶体,造成结晶;而果糖的溶解性较葡萄糖强,更容易保持液态。因此,当葡萄糖的含量高于果糖时,蜂蜜就更容易结晶。2、温度蜂蜜的结晶情况是根据葡萄糖的结晶核运动和扩散快慢决定的。温度对此影响程度大,在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的朱文斌等收集整理的《蜂蜜结晶研究进展》中就有详尽的述说:蜂蜜结晶的适宜温度是13~14℃,当温度偏低,蜂蜜的黏性也提高,葡萄糖结晶核运动减缓,从而使结晶速度变慢;温度偏高,葡萄糖的溶解度也,葡萄糖逐渐难以形成。3、水分含量水分含量高,也就意味着葡萄糖饱和度低,晶体无法析出,也就无法结晶。除此之外,水分含量高也易引起蜂蜜的发酵变质,因此在标准GH18796-2011《蜂蜜》中就有明文规定,针对不同种的蜂蜜,其含水量至少要≤26%或≤24%。4、加工处理方式当蜂蜜自身温度超过40℃时,不但使未结晶蜂蜜的流动性增强,已结晶的蜂蜜也会融化成液态。因此,蜂蜜加工厂都会通过将蜂蜜加热至40℃左右以便于蜂蜜的过滤和罐装。加热过程若是过长或更高,则会将蜂蜜中的结晶核完结溶解,也就阻碍了蜂蜜的结晶。真蜂蜜结晶吗?会结晶的就一定是真蜂蜜吗?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蜂蜜到底该怎么区分真假?对于这个问题,小编也很无奈,因为检验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不一定所有的都是用,说多了又怕别人觉得我只是假大空,所以今天就讨论热度高的问题做一个回答:“结晶的蜂蜜一定就是真蜂蜜吗?”一、对于养蜂人来说这是一个让他们听了想哭的问题其实结晶就是蜂蜜在放置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但是很多消费者偏听偏信,就是认为结晶就是蜂蜜掺多了糖之后发生的变质情况,不少人还拿着这样的理论去实践,购买“真蜂蜜”,冤枉了那些卖真蜂蜜的养蜂人。蜂蜜的结晶,实质上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被分离的一种现象和过程。从分子论的观点来看,在蜂蜜里葡萄糖分子本来是毫无秩序地运动着的,但蜂蜜里葡萄糖超过它的溶解度,成为过饱和溶液时,就有一部分葡萄糖分子在蜂蜜里开始有规则地运动、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微小的结晶核,成为一个结晶的中心,更多的葡萄糖分子有规则地排列在它的各面,逐渐形成较大的晶体,从蜂蜜里分离出来,这就是蜂蜜结晶,对其营养成分和应用价值毫无影响,也不影响食用。二、结晶了就一定会是真蜂蜜吗?不结晶的就是假蜂蜜吗?其实不然,结晶也是一个过程,分为开始结晶、处于结晶的过程、还有完全结晶这几种形态,正常来说,如果一瓶蜂蜜可以完全结晶,这就代表了蜂蜜是可以的,纯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科技发展的愈加***,保不齐就有可以做出结晶过程的造假技术存在。所以说结晶就是假蜂蜜的,完全就是在造谣。但是那些说结晶就一定是真蜂蜜的,在选择时也要离一个心眼。都说凡事都有例外,蜂蜜也是如此,结晶与否要看保存的条件是否符合,而且蜜种不同,结晶的快慢程度是有差别的。比如洋槐蜜难结晶,油菜花蜜容易结晶......所以不结晶的蜂蜜好与坏的评定要依据具体情况。蜂蜜妙用这么多,您知道吗1.咳嗽:蜜蜂300g,加入川贝末20g拌匀,每次1小匙含服,每日3~4次,***咳嗽、小儿、等不愈属肺燥、肺虚者有良好。2.***:蜂蜜100g,加入1个柠檬榨汁,混合服用,流行性及普通***均有效。3.咽痛:浓茶1杯,加蜂蜜1匙,搅动使蜂蜜溶解,频频含服,可减轻咽喉疼痛。4.口疮:大青叶50g煮水,加蜂蜜含服,或以蜜浸大青叶含服,口疮。5.十二指肠***:以50g、陈皮15g的浓煎液配入蜂蜜500g,日服2次,每次2匙,慢性、胃及十二指肠***,有消除、促进***面愈合、缓解脘腹疼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