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剂厂家-酷***冷剂-广州制冷剂
奶昔杯制冷剂厂家告诉你制冷剂对材料的作用有哪些?正常情况下,卤素化合物制冷剂与大多数常用金属材料不起作用。只在某种情况例如水解作用、分解作用等下,一些材料才会和制冷剂发生作用。“镀铜”现象;当制冷剂在系统中与铜或铜合金部件接触时,铜溶解到沾合物中,当和钢或铸铁部件接触时,被溶解的铜离子析出并沉浸在钢铁部件.上形成--层铜膜。制冷系统中应尽量避免水分存在和铜铁共用。氨制冷机中不能用黄铜、紫铜和其它铜合金(磷青铜除外),因为有水分时要引起腐蚀。卤代烃对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会起“膨润”作用(变软、膨胀和起泡),故在制冷系统中要选用特殊橡胶或塑料。酷***冷剂厂家:制冷剂R407C与R410A性能比较分析R407C和R410A的传热性能比较R410A具有很好的传热性能,R410A的蒸发传热系数和冷凝传热系数高于R407C,在很多应用场合R410A的传热性能还优R22。蒸发试验研究发现,R410A在光滑水平管内的传热系数比R407C高50%左右;与R22蒸发试验结果相比,R410A的传热系数要比R22高10%~50%。使用具有微型肋片的水平管,R410A的传热系数比光滑管提高了80%~150%。板式换热器的蒸发试验也证实了R410A传热性能的优越,在相同条件下R410A的传热系数比R22的传热系数要高0~15%。冷凝试验则显示,在光滑管内R410A的冷凝传热系数比R407C冷凝传热系数高20%。在光滑管外,R410A的冷凝传热比R407C的冷凝传热高35%~50%,比R22高约11%~17%;然而R407C的传热系数却比R22低24%~37%。在具有微型肋片的管外,R410A的冷凝传热系数比R407C高35%~55%,比R22高3%~7%,相反,R407C的传热系数比R22低33%~52%。R407C传热性能较差的事实还可以用现有设备的制冷剂替换试验结果来说明,在一台100kW制冷量螺杆式水制冷机组试验中发现R407C在管壳式冷凝器中的传热系数比R22小25%~51%。R407C的传热系数低,其与它的非共沸性有关:一是在等压蒸发或冷凝时存在着较大的相变温度梯度,二是汽液两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浓度差。R407C在蒸发或者冷凝时,不但要克服冷凝液层的热阻,还要克服相变温度梯度和汽液浓度差对传热带来的影响。相变温度梯度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混合物由饱和蒸汽变成饱和液态的温度差,R407C在大气压下的相变温度梯度约为7K。相变温度梯度的存在直接降低了R407C的传热性能。等压冷凝时,随着冷凝过程的推进,R407C汽液平衡要求的冷凝温度越来越低,对于恒壁温冷凝,用于推动蒸汽冷凝的有效温压将越来越小,传热效率降低。同理,相变温度梯度对于蒸发过程也同样有降低传热效率的作用。R407C三种组分的汽液浓度差是由组分间的相对挥发性不同造成的,高沸点组分R134a不易挥发,低沸点组R125比R134a易挥发。汽液两相共存时,沸点高的R134a在液相中的浓度就高于它的汽相浓度,而沸点低的R125在汽相中的浓度高于液相浓度。依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根据冷凝压力,制冷剂可分为三类:高温(低压)制冷剂、中温(中压)制冷剂和低温(高压)制冷剂。无机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使用得比较早,对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国际上规定的代号为R及后面的三位数字,为“7”后两位数字为分子量。如水R718等。氟里昂(卤碳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CL、F和Br代替后衍生物的总称。国际规定用“R”作为这类制冷剂的代号,如R22等。饱和碳氢化合物:代号与氟里昂一样采用“R”,如R50、R170、R290等。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它们的R后的数字多为“1”,如R113、R1150等。共沸混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是由两种以上不同制冷剂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混合物,这类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能保持一定的蒸发温度,其气相或液相始终保持组成比例不变,但它们的热力性质却不同于混合前的物质,利用共沸混合物可以改善制冷剂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