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126812/p24/20170630111353_9145_zs_sy.jpg)
水肥一体化标准_荔浦水肥一体化_格莱欧(查看)
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要点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按作物的水肥需求规律,通过可控管道系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供给作物吸收。其特点是能够准确地控制***量和施肥量,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水肥一体化常用形式有微喷、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在我省小麦、玉米上以微喷灌为主。因其具有节水、节肥、节地、增产、增效等优势,是一项应用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新技术。一、水肥一体化工程构成水肥一体化系统由水源、首部系统、输水管道和微灌带四部分组成。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首部系统主要包括潜水泵、加压泵、逆止阀、过滤器、压力表、水表、排气阀、施肥器、施肥罐或施肥池。输水管道包括干管与支管两级管道。干管可采用地上软管或地埋硬管两种形式。地上软管多采用PE软管,地埋硬管多采用PVC管材,埋深0.8米,输水支管采用φ63的PE软管,微喷带常采用N65五孔或七孔微喷带。微喷带铺设长度40~60米,间距1.8米或2.4米,输水支管铺设长度50~70米。二、水肥一体化肥料选择1.肥料要求常温下能够具有以下特点:高度可溶性、养分含量高、杂质含量低、溶解速度快,避免产生沉淀,酸碱度为中性至微酸性。2.常用肥料有尿素、***钾、溶解度高的复合肥、氮复合肥、氧化剂等。三、水肥一体化操作步骤1.检查首先检查微喷带的阀门状态,需要灌溉的地块开启,其他地块阀门全部关闭。应根据机井的出水量和压力情况估算1个灌溉单元的微喷带条数。例如潜水泵出水量为45立方米/小时,微喷带的喷水量10立方米/100米/小时,总微喷带应开启长度为450米,单条微喷带长度50米,应开启9条,为防止压力过大造成爆带或接头憋开,实际应先开启10~11条。2.启动先开启潜水泵,待水充满微喷带并喷起后,再开启管道加压泵。根据实际压力状态调整喷灌带开启条数以达到喷水状态,以水雾单侧辐射微喷带间距的1/2左右为合理状态,喷辐交叉不宜过多。3.施肥方法采用文丘里施肥器的施肥方法举例说明如下:①首先计算一个微喷单元控制的亩数=开启的微喷带条数×每条微喷带的米数×微喷带间距/667。例如每次开启3条微喷带,每条微喷带长150米,微喷带间距1.8米,那么一次喷灌亩数为3×150×1.8/667=1.2亩。②确定施肥量。根据每亩施肥计算一个微喷单元的施肥量。如需施尿素10公斤/亩,则每次加肥量为1.2亩×10公斤/亩=12公斤。③溶解肥料。先向施肥罐内注水,加水量为肥量的1~2倍,然后把称好的肥料倒入施肥罐内,搅拌均匀。④施肥。先浇一定时间的清水(***少约5分钟),然后打开文丘里施肥器开关,通过调整施肥器主管道上的球阀调整施肥速度,控制在10~15分钟内施完肥为宜。施肥结束后,关闭施肥器,再浇***少约5分钟的清水,冲洗管道内残余肥料。4.确定浇水时间根据机井出水量、***定额及一个微喷单元控制的亩数确定浇水时间。如亩灌溉水量20立方米,荔浦水肥一体化,机井出水量45立方米/小时计算,一个微喷单元控制的亩数为1.2亩,灌溉时间=20×1.2/45×60=32分钟即可,浇水后地表不出现径流。5.轮换喷灌单元在上一个喷灌单元灌溉将结束时,先开启下一个轮灌单元的微喷带阀门,水肥一体化标准,然后再关闭正在灌溉单元的微喷带阀门,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避免轮灌时压力过大出现爆带现象。6.关闭全部地块灌溉结束后,先关闭加压泵,再关闭潜水泵。***后一个喷灌单元的阀门要保持开启状态,以备下次灌溉直接开启系统灌溉。滴灌施肥系统主要由几部分构成:水源(山泉水、井水、河水等)、加压系统(水泵、重力自压)、过滤系统(通常用120目叠片过滤器)、施肥系统(泵吸肥法和泵注入竿广二输水管逍(常用PVC管理人地下)、滴灌管道。主要的***为输水管道和滴灌管道。通常主管和支管采用1至4寸PVC管(依轮灌区太小而定)。1寸管可负责10亩左右的轮灌区,4寸管可负责150亩左右轮灌区。滴灌管平铺于果园地面。对平地果园而言,选用直径12-20毫米、壁厚0.3-1.0毫米的普通滴灌管,山坡地则选用压力补偿滴灌管,直径16毫米、壁厚1.0毫米以上.滴头流量为每小时2-3升,滴***肥一体化技术,滴头间距60-80厘米(滴头流量、间距的选择与土壤质地有关,砂性土壤选大流量小间距,粘性土选小流量大间距)。滴灌管铺设长度150米以内,出水均匀度90%以上。此流量的滴头下土壤的湿润直径可达50-100厘米(砂性土直径小,粘性土直径大)。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通过灌溉系统给作物施肥浇水,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是迄今为止农业生产***为节水节肥的技术之一。水肥一体化怎样实现节水节肥作物吸收营养可以用两张“嘴巴”来完成,一是根系,二是叶片。根是“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叶面喷肥只能起到补充作用。施到土壤中的肥料怎样才能被送到作物的“嘴巴”里呢?那就是肥料必须溶解后才能被送到作物的“嘴巴”里,不溶解的肥料作物是“吃不到”的,等于白施。从地下讲,肥料溶解后进入到土壤溶液中,靠近作物根系附近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系的土壤溶液浓度相对较高,就会向着作物根系附近扩散,养分也随之移动,***后被作物吸收。从地上讲,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片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导致水分损失,根系则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补充叶片蒸腾所失去的水分,因此,溶解在水分中的养分就会随着水分的吸收和流动而被输送到作物体各部分中去。根是作物的“嘴”,水是肥料的“腿”,如果没有“腿”,肥料是不会“走入”作物的嘴巴里的。水肥一体化标准_荔浦水肥一体化_格莱欧(查看)由广西格莱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广西格莱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广西南宁,UPVC管的翘楚,多年来,公司贯彻执行科学管理、创新发展、诚实守信的方针,满足客户需求。在格莱欧***携全体员工热情欢迎各界人士垂询洽谈,共创格莱欧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