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问题优选企业
中国式家庭教育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孩子3岁左右开始家长就会将其送去上学,然后开始全年无休的“学习”。除了在***园或学校的学习之外还有早教班、舞蹈班、英语班、绘画班、写作班等等,周六周日也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生怕一不小心就没教育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位家长朋友就是这样,她家女儿读三年级,她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做饭、收拾,平时接送上下学已经占去了很长时间,可每天还得在放学之后送去兴趣班,回家之后辅导作业,各个群里打卡、签到、交作业等等,一晃眼十一二点了。其实,很多家庭都是如此,整日忙得焦头烂额,妈妈像陀螺一样团团转,随时可能情绪暴走;老爸不知所措,无助而绝望;孩子高压生活,要么太懂事,要么太。也就是我们曾听说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妈妈用蛮力。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的资源,认为名校、名师、名辅导,就是对孩子的付出。但其实,这种付出就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感动”。家长们费劲力气,并没有让孩子心存感激,家长假装教育,孩子假装应付,终就会陷入家庭教育的尴尬境地。父母怎么样远比孩子做什么重要在孩子还小、对世界还没有形成是非观念的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标杆。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模仿父母,从做人的品德,到做事的方式,时间长了就会内化成性格和习惯,伴随他一生。等孩子大了,即便可以分辨父母行为对错,大多数情况下也很难逃离长期以来环境的影响,终还是会接近父母那个样子。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应该重视自己的榜样作用,对自己严格要求,懂得学习与反思,改正坏习惯,以身作则。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孩子的成长期不容错过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真是越大越管不了了”,仿佛孩子长大之后,就没办法教了。也许,是我们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时期。一位作家说过,做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该你教育的时候,你在忙工作,不去关注孩子,把教育的权利让给别人。等孩子长大了,你再教育,孩子不信任你了,也不会再听你的了。”《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说得好: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自己成功重要,还是陪伴孩子重要?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没搞清楚。我们总想着要多挣点钱,却不知道每一次缺席都是拒绝了教育孩子。我们总希望给孩子的,却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可以慢慢来,却不知道现在就是的时候。无论如何,请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哪怕每天只有半小时。多听孩子说话,让他开心了会跟你分享,委屈了会找你诉苦。多认可和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父母看在眼里。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与想法,比只关注他们的身体和成绩更重要。更不要放弃孩子的成长。有一位班主任给家长写了这样一段话:无论成绩好坏,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这是棵腊梅,开得更动人。我们要做的是静待花开,而不是撒手不管。在等待孩子绽放的时候,请用心耕耘,给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