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孩子的方法点击了解更多
接纳坏脾气,但要做约束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么?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我们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无条件接纳孩子的行为,放任孩子的“撒泼”举动。在一档育儿节目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3岁的儿子脾气很大,看好的零食妈妈不给买,他就上手打妈妈。然后把零食摔在地上,自己坐在地上哭闹打滚。妈妈故意走得远远的,不停对孩子喊:快起来,妈妈走了!可是孩子还在地上哭闹打滚,喊到终声嘶力竭。妈妈实在于心不忍,跑回去给孩子买了零食。走到家门口要上楼时,孩子不肯上楼,又哭闹了起来。妈妈还是老样子,自己上了楼,对孩子喊:快点上楼来!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孩子用头不停地、使劲地撞楼梯栏杆,直到妈妈终妥协,走了下来。从始至终,妈妈的战略都是“恶狠狠地走掉,远远地观望”,然后又心疼地妥协。既没有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疏导,也没有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约束。孩子自然会认为这样表达情绪、宣泄情绪是对的,未来还会用这种方式要挟父母。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需要陪在孩子身边,认同和接纳他的情绪,帮助他回复平静。但是我们必须要让孩子明白:我理解你此刻的感受,可是,你打人、摔东西都是不对的。无论孩子如何哭闹,父母都要坚持原则,态度坚定,情绪平和。无条件的接纳你的感受,有规则的接受你的行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合理地发泄和表达情绪,成长成为懂道理、有教养的人。闾丘露薇曾说:无条件的爱和坚持原则,其实并不矛盾,也必须同时存在。抱抱那个乱发脾气的小孩,理解他的情绪,用爱呵护他的成长,用原则保护他扬帆远航。无论何时,都请始终相信:那个乱发脾气的小孩,依然值得你去爱。要务在于要修建学习春风场。孩子沐浴其中,是温和的、有趣的、干净的、向上的,能量丰富,孩子天性向学的种子逢春风化雨,便会壮健。可怜天下父母心。愿望是一码事,正确的做法又是一码事。想治本,想减少自己的烦恼,想让孩子真正的成长,回到根本处——修建家庭的学习场。这个场怎么建设呢?在家庭教育中,一个学习场由三个要素构成:硬件场所、孩子、家长。三者***存在又相互作用,共同产出学习能量且相互影响。所以,首先要创造一个具备学习氛围的场所。孟母三迁的故事都知道,不至于三迁,至少在家庭中开辟出一块***的学习场所是必要的,有条件的话做出一个书房,通风、向阳、点缀些字画书籍。条件不济,至少可以把家水好的地方留给孩子。其次,引导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起居习惯、合理的饮食、劳逸结合的节奏把握,这些都需要家中帮助孩子养成,这些习惯目的是什么?主要是确保孩子身体健康发育,大脑血气充足,确保学习养分丰沛,这是学习能力提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很多家长会忽视这点。据说,黄冈中学在前,是让学生们少吃肉多吃素的,为什么?肉食不好消化啊,肉食吃多了,能量都去消化肉食了,供到脑部的养分自然就少了。还有,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平时成绩不错,遇到大的考试就不行,紧张,分数考不上去,道理也在这里。紧张造成身体能量集中在心胸部位,大脑供血不足。有句话叫——功夫在诗外,成绩好前提之一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后,也是在这个学习场中起关键作用的角色——家长。连心,知子莫如父,因血缘关系引起的同性能量相互影响,同频相振,所以,父母的能量场高,是利于学习的,则快速影响到孩子,反之亦然。经常看到,很多老师的孩子成绩就很好,就是这个道理。一个沉醉于电视剧、抖音、家庭氛围不和谐,这些低能量的,带出来的场能不会高,小孩子会比成年人更能感知到这种场能的影响力。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障碍。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