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充电宝方案询问报价
共享充电宝伴随着争议、金钱和大众审视,共享充电宝悄然在各大商场亮相,并俘获了包括资讯在内的资本关注。一旦插上互联网共享经济的翅膀,充电宝企业似乎也飞上了一个新的风口。充电宝大家并不陌生,但对于这一新兴的共享经济产品,消费者仍然保持好奇和陌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竞争已是四起。据公开数据统计,今年3月31日以来,共享充电宝行业宣布获得融资的有租电。3周时间,8笔融资,近30家机构入局,融资金额超过4亿元。二是固定场景下的移动共享,代表是“街电科技”,主攻小场景;人在A点附近活动时,有借充电宝的需求,可以从一个没那么大的机柜里付押金后借出。主攻小型柜台,场景包括餐厅、咖啡馆、酒吧等,一般单柜有6个或12个充电宝。三是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代表是“小电”,主打的是每一张桌面;线机一体,桌面上有共享充电宝时,不需要交付押金,扫码付费后就可以直接充电。也正是“来电科技”、“街电”和“小电”这三家企业近期分别获得轮融资,金额都已接近或冲破亿元。2017年年初,随着共享经济的发酵,共享充电宝应遇而生,各方机构争先恐后***入局,导致“百电***”的产生,经过2年的时间,在资本的斗争下,主要剩下“三电一兽”,即街电(陈欧),来电(唐永波),小电(韩冰),怪兽充电(蔡光渊),当然也还有一些品牌幸存下来甚至加入共享充电宝的浪潮,如:倍电、咻电、V电、云充吧等。当然选择加盟头部企业是比较妥当的做法,但需要考虑的是,除去头部企业,剩下的共享充电宝品牌是如何生存、盈利的?他们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毕竟他们没有像头部企业一样去融资。当然这跟市场的变化及人们对共享充电的使用情况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