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泳生产线简介推荐厂家
CDE电泳涂装的原理CDE电泳涂装的原理:1)被涂物表面附近由于水的电解作用导致pH升高;2)涂料粒子失去电荷从溶液中析出并沉淀形成涂膜;3)电泳涂装过程伴随电解、电泳、电沉积(凝聚)、电渗等物理化学作用。CED涂装工艺及设备设计人员只有在弄清和熟知CED涂装原理,电解、电泳、电沉积(凝聚)、电渗等在涂装过程中的物理化学作用和下列相关技术(参数),才能灵活应用相关技术和打好精益设计的基础(基本功)。以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为例,从1977年1月开始投建汽车车身阴极电泳涂装线至今,这两个公司的阴极电泳涂装线占汽车车身涂装线的99%。1)电泳涂装的工艺参数(电泳条件):槽液温度、电泳电压、电泳时间、槽液特性(pH、电导率)及它们的相互关系;2)槽液组成:固体分、灰分、MEQ值、库仑效率;3)极距、电场强度、电泳的临界电压、工作电压、***电压;4)电泳涂装时的电流、膜厚和湿漆膜电阻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见图2);5)泳透力及影响泳透力的关键因素;6)产生电泳漆膜弊病的原因及防治;如颗粒、缩孔、***、再溶解、涂膜偏厚或偏薄、异常附着等,泳透力差、二次流痕、斑迹、外观不良、带电入槽阶梯、涂膜剥落等10多种电泳涂装独有弊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7)通电方式:带电入槽和入槽后通电(即工件全浸没后通电);带电出槽,不分段和分段电压供电;它们适用于何种工况;8)电泳后清洗的功能及目的,如何防止再溶解,如何降低耗水量和减少污水排放量。如果涂装工艺/设备设计人员欠缺上述技术知识,除能翻版设计外,就谈不上灵活应用相关技术,做不到按工况和被涂物性状进行精益设计或有所创新,势必造成一定的生产隐患。应重视极距和严控极距在其范围内应重视极距和严控极距在其范围内电泳涂装的极距与静电喷涂法的极距具有相同的含义,都有的极距范围。它们直接影响电场强度及其分布,电泳涂装的极距近了也产生涂膜偏厚和异常附着,极距大了,涂膜偏薄或泳涂不上。所以极距是电泳涂装工艺和设备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电极与极罩都靠槽壁布置,在泳涂宽大的工件时按需在槽底或工件顶部设置电极;泳涂不同类型工件的极距范围电泳槽断面及典型间隙尺寸的E值确定。综上所述,CED涂装工艺/设备的改进、发展、创新的空间还很大。可是工艺人员认识不到位,未强调控制极距的重要性,设备设计及制造供应商随工件输送方式及结构的变化,扩大工件与槽内壁间距。如汽车车身E值由500~550mm,扩大到850mm甚至950mm,并以此为“经验”,相互照搬设计。极距加大许多,势必造成电泳工作电压***,直流电源功率增大;电泳槽容积增大和槽液增多,泳涂的膜厚不均节能减排效果差,***运行费用高的结局。非涂装时可停止搅拌时间与设备条件和涂料类型、颜色有关,长的约可连续10d,短的也可连续1~3d停止搅拌,这样可节约搅拌能耗(85%左右)和维持费用,可不设备用电源,节省***。铝型材电泳白色工艺技术介绍铝型材电泳白色工艺技术介绍自金属的装饰和防腐应用电泳技术以来,从汽车行业开始,此技术被引用到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材质领域,此项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中在铝型材行业,日本在20世纪60年开发出铝型材电泳技术,在铝行业得到大量的推广应用。我国自20年前引进该电泳设备及技术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建筑铝型材工业的分布已发展到每省及自治区都有生产线,电泳铝料得到大量的应用。搅拌装置可使工作漆液保持均匀一致,多采用循环泵,漆液的循环一般每小时4~6次,当循环泵开动时,槽内漆液液面应均匀翻动。同***色及白色铝料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但目前,白色电泳漆的应用主要用于铝材,而且使用的是阳极电泳漆,基本上是由国外进口,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公司经多年的开发研究,开发出了高性能的水性聚氨脂阴极电泳树脂,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白色聚氨脂阴极电泳漆,在国内阴极聚氨脂白色电泳卧式自动线,该生产线经过三个多月的试运行,设备运行正常,电泳槽液稳定,其稳定性能完全适应工业生产,且比传统的阳极白色电泳涂装在工艺,能耗,环保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同时,阴离子渗出时夹带着水分子移动,使漆膜内所含水分逐渐排到漆膜外,***后形成含水率很低,电阻相当高的致密漆膜,这种漆膜就可直接进入烘箱中固化,形成***终的电泳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