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芜湖养老护理中心收费标准多重优惠
养老院去与不去,首先这是老人自己的选择,利弊你可以给ta分析,决定还是要心甘情愿。去了养老院不代表不管不顾,经常去探望,一旦有空就带老人到处去逛逛,也是赡养职责。每天上班不放心把2、3岁的小孩独自丢家里,就放心把70、80岁的老人独自丢家里?一个是不懂事容易发生意外,而另一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容易出现意外,本质其实是一样的。现实往往是无奈的,必须去上班或者不住一起、老人又不愿去养老院、又没有财力请个专门的陪护,请给老人配个手机,每天中午、下午、晚上打个电话,问下情况就好。有的人一个月都难得给父母打次电话,那就呵呵呵。更多的人在意的并不是老人过得好不好,在意的是一旦把老人送去了养老院,就算很好的那种,老人每天在里面有人陪护、有人一起***,但是其他亲人、朋友会议论纷纷,风言风语,在意的是人言可畏。中国很多时候悲哀的就是这些,活的不是自己,是在别人眼中的自己。蕞后想说的是,其实这个问题更多的凸显的是养老体制、养老观念的问题。目前来说,国内的大部分养老机构条件太差,不管是硬件设备还是服务态度,更多的时候不是人们不想让老人去养老院,更多的是无奈。而少数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数量太少,收费又不是一般人能够负担得起的,也是无奈。这个问题,或者要的答案并不是会与不会,而是希望真正到了那一天,老人们不管在养老院还是在哪,都能过得幸福。养老院院长***的变化调查发现了两点,一是拥有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院长,合计达70.2%,这说明养老院院长的总体文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说明养老院院长这支***的整体文化素质是不错的,是发展我国机构养老可以依赖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养老院院长的年龄结构,虽然近70%的院长年龄在36~55岁,但出现了“两极化”现象,其中一极是好的迹象,25岁以下年龄组尽管人数不多,但说明文化程度高、具有一定***背景的年轻人开始涉足养老服务领域,并担负起养老院院长的重担。另一极则是令人忧虑的现象,61岁及以上年龄组的院长所占比重达到3%,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个别民办养老院。实际上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个别养老院院长已经七十多岁。因而,养老机构、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有意识地加强养老机构经营管理者的培养、培训和人才储备工作。养老院护理人员情况从312家提供护理人员情况的养老院来看,平均每家养老院有护理人员22.90人,中值为17.5人,其中护理人员较多的达到100人,但较少的只有1人,差距相当大。从不同性质的养老院来看,平均每家养老院拥有护理人员,公建民营养老院较多,为31.43人;公办养老院较少,为18.4人;民办养老院居中,为24.66人。在护理人员中,具有护理职称的护理人员,平均每家养老院为8.02人,相当于平均每家养老院护理人员数的35%。其中:公办养老院平均每家具有护理职称的护理人员为6.11人,大约相当于公办养老院平均拥有护理人员数的33.2%,低于平均水平;公建民营养老院平均每家具有护理职称的护理人员为14.14人,大约相当于公建民营养老院平均拥有护理人员数的45%,高出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民办养老院平均每家具有护理职称的护理人员为8.35人,大约相当于民办养老院平均拥有护理人员数的33.9%,也低于平均水平。从总体上看,无论从平均拥有的护理人员数来看,还是从平均具有护理职称的护理人员数来看,公建民营养老院都是较多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建民营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建设、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水平不仅比民办养老院要强,而且强于公办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