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169240/p16/20191231110812_0427_zs_sy.jpg)
上海不锈钢换热器报价服务至上
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操作人员主要通过控制热机组一段列管式换热器的过热蒸汽进汽流量,达到控制机组出口水温的目的。正方形排列则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关于提升换热器散热效果的看法一、合理的流程设计。在相同热负荷下,流程设计合理的换热器既可以得到较小的换热面积,又能节省***。***设备的生产效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结垢的话会使设备的换热效率降低,管道内的流道面积也会减少,流通阻力也会随之增加,使得整个设备的负荷加重,降低生产效率。流程设计的不合理以及采用多流程设计,不但使设备运行费用增加、冷热介质在板间非全部逆流、从而影响散热效果,而且很容易出现通道堵塞现象、不利于整机运行。二、冷热流通截面不等。目前很多的散热情况都是冷热两侧处理量不等的,因此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就可以通过调整换热器冷热两侧的流通的截面积来调整两侧板间的热量流速,从而提高介质处理量小的一侧的对流换热系数,继而就能达到提高整机散热效果的目的。在这种换热器中,一种流体走管内,另一种流体走环隙,两者皆可得到较高的流速,故传热系数较大。这种方法下换热器中的阻力很低,当阻力增加时也不会超过系统允许的阻力值,因此是目前提高传热效率理想的一种解决方法。三、在换热器进出口间加一旁通管。通过控制调节阀的开度和进换热器的水量来满足系统对换热器阻力的要求,并用流经旁通管的水与换热器出口的水混合达到系统要求的供水温度。浮顶式换热器管板自由浮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整个管束可从壳体中提取,便于清洗和维修机械。这种方法只是在不等温差传热工况下,用于大处理量侧阻力过大而加大换热器传热面积的一种缓解措施。板式换热器的组成部分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两大部分组成。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板片由各种材料的制成的薄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磨具压成形状各异的波纹,并在板片的四个角上开有角孔,用于介质的流道,板片的周边及角孔处用橡胶垫片加以密封,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和夹紧螺栓等构成,板式换热器是将板片以叠加的形式装在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中间,然后用夹紧螺栓夹紧而成。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