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仿古铜鼎-艺都雕塑
景观仿古铜鼎是从陶制的三足鼎演变而来的,用来烹煮食物,后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享,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礼器之一。这件鼎为商代后期制品,至今器底仍保存有烟复。整体装饰繁杂、精细,圆润的鼎身配以圆涡纹、风鸟纹、蝉纹等纹样,造型和装饰协调自然,堪称商代铜鼎中的佳作。合金成分和铸造技术商代铜器的主要金属成分是铜、锡和铅,从测定结果看,各个时期的不同器物在合金比例上并不一致。商代早期的一件铜爵经测定含铜92%,锡7%,而另一件锛则含铜98%,锡只有1%。盘龙城出土的商代中期铜礼器中,有的含铜81~88%,锡5~8%,铅1~6%;有的含铜71%,而铅则高达21~24%。安阳殷墟西区出土的40多件标本,无论是礼器或,都有铜、铜锡、铜铅、铜锡铅等4种情形,不过,就礼器而言,似乎年代愈晚,以铅替锡的趋势愈明显。在铜器铸造方面,由于在郑州和安阳都发现有商代中期和晚期的铸铜遗址,而且铜器本身也保存有某些铸造痕迹,因此,可以对当时的铸造工艺作出一定的判断。商代铜器均采用合范方法铸造,范的多少则视器形而定。商代早期的铜爵是由2块腹范、1块□范、1块底范和1块芯座合范浇铸的,而商代晚期的铜爵则需用16块外范。商代中期除能够铸造大型器物外,已能用分铸的方法,将一些器物的附件预先铸好,再和主件铸接在一起,例如卣的提梁就是另行铸造的。商代晚期铸造技术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如司母戊方鼎的鼎身和四足是整体铸造的,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后再在其上安模、翻范、浇铸而成,根据其体积和重量估计,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公斤以上,冶铸时必须有较大的熔铜炉,且有可能采用经地槽流注的方法进行浇铸。商代晚期还发展了铜镶玉的技术继西周青铜器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铸作的又一个高潮期。可分为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3个阶段。春秋早期青铜器形制和组合与西周晚期基本相同,纹饰也沿袭西周的特点。这一阶段代表器物有山东黄县南埠出土的纪国媵器、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虢国青铜器、湖北京山苏家垅出土的曾国青铜器、山东烟台上夼出土的纪国青铜器、山东历城百草沟出土的鲁国媵器及湖北随县熊家老湾出土的曾国青铜器等。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祭祀用的青铜礼器称为吉金。这些青铜礼器上面铸的铭辞、款识等文字称为钟鼎文。在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一个中山国君王的墓中,通高51.1厘米,直径65.8厘米,顶盖及鼎腹部刻有铭文469个字,共刻有铭文77行,盖上2个字,腹部凸玄纹以上3个字,以下1个字。中山王鼎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中山王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1977年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现藏河北省研究所。景观仿古铜鼎-艺都雕塑由唐县艺都雕塑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提供。唐县艺都雕塑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在工艺礼品加工这一领域倾注了诸多的热忱和热情,艺都雕塑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品质、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辉煌。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李经理。同时本公司还是从事骆驼铜雕,广场骆驼铜雕,骆驼铜雕铸造厂的厂家,欢迎来电咨询。)
唐县艺都雕塑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
姓名: 李经理 先生
手机: 13463426868
业务 QQ: 1367564861
公司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田家庄工业区
电话: 0312-4982472
传真: 0312-498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