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青石须弥座制作安装一条龙服务
中国的“须弥座”是在云冈石窟中发现的。根据文献和实物分析,“须弥座台基”的束腰、仰覆莲、枋、圭角四部分,是历代须弥座台基所共有的,多用石砌或石雕。建筑上使用的须弥座台基是由佛座演变的,用于宫殿、坛庙主殿或塔幢基座等。北朝石窟的须弥座形式简单,仅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的束腰组成,没有多余的装饰。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须弥”原为佛经中的山名佛圣山称为“须弥山”印度把须弥山作为佛像的基座以示佛居于圣山更显示佛的崇高与神圣(北京故宫须弥座栏杆)须弥座台基等级高,须弥座台基源于佛座。须弥座台基可采用汉白玉材质,使建筑显得更加宏伟高崇如北京故宫太和殿和天坛祈年殿都设三层汉白玉台基须弥座多用于中国传统建筑如宫殿、寺庙、月台、平台、丹陛桥、塔幢、华表、碑座坛台、兽座、神龛、陈设座、宝顶座、影壁等等。须弥座作为台基中比较富于装饰性的一种,就体现了十足的古典东方韵味和审美。台基出现的时候,是出于防洪、防潮等实际考虑而做出的安全措施。但随着礼制的发展,台基也和屋顶、屋身的规制一样,开始代表屋主人的地位。《礼记·礼器篇》曰:“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堂”就是台基)可见,台基的高度在当时已经成为身份的体现。“须弥”一词源于印度,是传说中的圣山。日月环绕此山回旋出没,三界诸天也依之层层建立,它的四方有东胜神、南赡部、西牛贺、北俱芦四个洲。人们所住的地方属南赡部洲,佛也用此说。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云:“须弥,又作修迷楼,苏弥楼,须弥楼,译言妙高、妙光、善绩、善高等。凡器世界之下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有九山八海,即持双、持轴、檐木、善见、马耳、象耳、持边、须弥之八山八海和铁围山,其中心之山,即须弥山。”《注维摩经》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秦言妙高,处于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万里。”佛家想象的须弥山处于“九山八海”世界中心,非常坚固,“妙高”无比。须弥座也叫“金刚座”、“须弥坛”,用于安置佛像的台座,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物的台基形式,可见于宫殿、寺庙、月台、平台、丹陛桥、塔幢、华表、碑座、坛台、兽座、神龛、宝顶座、影壁等各种建筑的底部,许多雕塑、陈设、屏风、摆件的底部也会用到。须弥座由数层简单枭混线条(凸面嵌线为枭,凹面嵌线为混)组成,后来发展为有束腰、莲瓣、角柱等复杂程式化的雕饰,一般自上而下分层为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角(龟脚)等。层间有皮条线,各层高度均有定制,可以灵活变化,也可增加层数。有些较为重要的建筑采用双层或三层须弥座台基。我国早期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到了唐、宋,上下叠涩加多,出现莲瓣纹饰,束腰部分显著加高,并有束腰柱子(蜀柱)将其分割成若干段落,这类形制在宋代叫做“隔身版柱造”。唐朝之前须弥座的束腰多为简洁的壶门,形式均为直线叠涩挑出,中唐以后,开始出现在束腰上下施加仰、覆莲的须弥座形式。五代之后,枭混莲瓣的须弥座式台基逐渐盛行,之后至宋朝发展至顶峰。基身以小立柱或内镶壶门作为分格。《营造法式》卷十五《砖作制度·须弥坐》中对须弥座式台基的制作形制有明确的记载:“垒砌须弥坐之制:共高一十三,以二砖相并,以此为率。”发展至清代,须弥座式台基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其纹饰也别具一格。其形制在《营造算例》中也有明确记录:“须弥座各层高低,按台基明高五十一分归除,得每份若干:内圭角十分;下枭六分,带皮条线一分,共高七分;束腰八分,带皮条线上下二分,共十分,上枭六分,带皮条一分,共高七分;上枋九分。”建造须弥座的材料有很多,石、砖、木、琉璃、铜等都可以用来做须弥座,但是很明显,规格的坛庙建筑才会使用琉璃、白玉等昂贵的材料,比如北京先农坛中的观耕台,座壁就采用黄绿色的琉璃,座上栏杆和踏步则为汉白玉。台基看似不起眼,但其实许多古建筑的气势都是从高大的台基上建立起来的。须弥座作为其中的形制,不但丰富了台基的形式,也让建筑物更加宏伟壮阔,是中国古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瑰宝。须弥座台基在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中均有具体尺寸和做法。宋式须弥座台基的层数多于清代,前者多为12层,后者一般为6层。宋式须弥座仿木构意向明显,纤细俏巧,构造主次分明,个别线脚不合理,易积水冰冻,造型秀挺、精细、洒脱;清式须弥座则完全符合石构造机理,无明显主体,线脚形式推敲合理,并以此表现台基的敦实、粗壮和庄重,使“须弥座台基”更加程式化。此外明清的须弥座上下部分基本对称,且束腰变矮,莲瓣肥厚,装饰多用植物或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