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安ISO14000认证新版
**的ISO9001认证分为一阶段审核和二阶段审核,阶段审核的时机主要体现在:认证机构在受理审核ISO9001认证申请以后,经过合同评审,按照受审核方的审核范围和**特点组建审核组并通知受审核方,至此审核组工作开始启动,即可进人阶段审核,阶段审核通常包括在文件审核基础上的现场审核。这样做,可避免反复走访该部门,使审核效率提高,也受到被审核部门的欢迎,是一种较实用的审核途径。在特定情况下,阶段审核可不在**的现场进行,ISO14000认证新版,前提是不得降低审核内容及深度要求:1、受审核**规模及现场范围很小,其产品生产工艺简单。2、ISO9001认证机构对申请**的机构、过程、资源、重要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式等己有充分的了解(如**己依据其他标准被同一机构认证),认为具备认证审核的条件。3、ISO9001认证审核组有充分的资源保证,在受审核方的配合下,可确保一个阶段的审核(即在同一时间段内)满足审核深度的要求。ISO9000认证审核员应熟悉**的业务过程(包括过程的输入与输出)。这就表明在审核的有效期内,**的产品或体系具有审核范围规定的能力。应按照**的业务过程,开展审核的策划与实施,确认具体过程中的活动的管理(包括策划、实施与控制是否满足标准中适用的相关要求),并按照ISO9001:20004.1条款的要求作为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指导思想。应以PDCA循环的思路,关注过程结果与体系的有效性。这对于确保审核的深度是非常有益的。对于新版标准来说,按照条款实施审核的方法可能不适用了,ISO9000认证中的一些与管理职责、资源等方面要求有关的职能的实施及结果,可能包括/体现在**的业务过程(例如内部沟通)中。这就需要审核员根据整个审核过程所观察到的证据,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在编制ISO9001认证审核方案时,应根据本**的规模、性质与复杂程度以及下列影响因素确定或调整ISO9001认证审核方案的内容:1、每次审核的范围、目的和期限;2、ISO9001认证审核的频次;3、受审核活动的数量、重要性、复杂性、相似性和地点;4、标准、****和合同的要求及其他审核准则;5、认可或认证/注册的需要;6、以往的ISO9001认证审核结论或以往的审核方案的评审结果;7、语言、文化教育和社会因素;8、相关方的关注点;9、**或其运作的重大变化。ISO9000认证现场审核中,对高管理者和**层的审核主要体现在高层管理者座谈和审核情况通报会上。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审核员,应该把ISO9001:2015认证标准的通用要求与企业的产品和生产实践密切结合,使质量管理体系更有效,使审核产生增值。以下从这两个方面的具体操作,提出个人意见供参考。高层管理者座谈与验证相当一部分受审核方的高管理者和管理层成员对贯标认证的目的理解和认识上还有偏差,对标准不够清楚,对体系建立、保持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没有完全进入角色。ISO9000认证咨询老师很难有机会与受审核方**层成员(管理者代表除外)特别是高管理者进行有效沟通。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好高层管理者座谈会尤为艰巨和重要。ISO9001认证标准是按照过程方法的模式展开的,并要求**的管理体系按过程方法建立。因此在实施ISO9001认证过程审核时要对质量管理体系每一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过程是否己被识别并适当规定?2、职责是否己被分配?3、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4、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过程方法在ISO9001认证审核中的应用即是要按过程实施审核,它强调以过程(子过程)为单位,而非部门,一个过程的完成可能涉及多个部门的参与,每个过程(包括组成过程的子过程)都有该过程的顾客要求,按照顾客要求建立过程目标(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方面的目标);监视这些目标的实现情况,以不断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过程的运行绩效(即过程目标完成情况)由过程责任人负责。3、企业员工应积极参与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控制,开展内部信息交流。按过程实施审核要求**的管理体系按过程建立,ISO9001认证审核计划按过程编制,审核中按过程对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抽样验证。经过TC176多年的协调,有关各国质量管理**近10年的不懈努力,总结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工业发达**的质量保证技术实践的经验,ISO终于于1986年6月15日正式发布了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又于1987年3月正式公布了ISO9000认证——ISO9004五个标准,与ISO8402:1986一起统称为“ISO9000认证系列标准”。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统计分析结果,改进措施处理结果等。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产品质量渐渐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因此,质量管理的对象也从硬件逐渐扩展到了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这是全世界在实施1987年版ISO9000认证系列标准的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